近日,江西瑞昌推出“妈妈岗”,专门针对留守妇女的特殊需求,安排部分上手简单时间灵活的岗位,让想要工作的妈妈们不再被孩子的上下学时间困住。瑞昌市人社局干部走访摸排发现,全市因照顾小孩、老人等原因,有就业意愿却未就业的女性有2200余人,而“妈妈岗”的出现帮助她们在就业的同时也能兼顾家庭。
在就业环境愈发紧张的今天,一个岗位可能就有上百个人竞争,而身为妈妈的女性们大多数因上下班时间和孩子上学时间冲突或是被严苛的应聘要求所劝退。在如今的就业市场上,限制条件基本都是本科生起步,再加上部分岗位存在年龄限制,大批的年轻求职者让“妈妈们”的机会越来越少。
在求职过程中,女性总是被问及家庭情况,留守妇女的工作能力也总是被质疑,担心她们和社会脱节太久或是因为要照顾孩子而耽误工作,很多工作单位在招聘时会刻意避开这些留守妇女。“妈妈”这个称呼似乎给了女性太多责任,很多孩子因为父母要工作而成为留守儿童,也有很多妈妈为了陪伴孩子而放弃工作,难道家庭和工作就不能兼顾吗?
“妈妈岗”的出现不仅是为所有“妈妈们”提供更多的机会,也是对岗位限制条件的改善。由于“学历贬值”,很多并不需要专业技术的岗位也纷纷提高学历要求,动辄本科生、硕士生,让求职者们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就连保安和服务员等基本工作都有大批本科生应聘。在这样的就业环境下,当地人社部门积极对接企业,摸排出部分易上手且时间较灵活的“妈妈岗”,让在竞争之中处于劣势的“妈妈们”也能找到工作。
不仅有“妈妈岗”,此前的“银发岗”也说明了工作岗位不是学历或年龄的比拼,合适才是最重要的,一味地卷学历而忽略了岗位本身的要求是本末倒置。“妈妈岗”的工作是普通的家庭妇女完全可以胜任的,我们的就业市场应该积极响应这一举措,别再为普通岗位镀上“学历金”,让很多人无业可就。
“妈妈岗”不仅帮助女性就业,提升家庭收入,还减少了留守家庭的现象,看似一个小小的岗位却发挥着稳定民生的大作用,它让“妈妈们”不用再做家庭和工作二选一的难题,让一个个小家重新变得完整。(郑州大学 孙梓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