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声丨假货暴利屡禁不止,电商信任危机亟待破局

2025年04月28日16:41

来源:大河网

4月24日,一起涉案金额超500万元的假冒“朱莉欧”素颜霜案件引发关注。据报道,江苏扬州女子在某平台网购3瓶“朱莉欧”素颜霜,到货发现气味刺鼻,随后报警处理。经警方调查,两名售假者以9元低价购入假货,通过电商平台以“正品保证”为名,以一瓶38元兜售,即便收到品牌方的律师函仍持续售假。

此类电商兜售品牌假货的案件并非孤例。电商平台上售卖假冒品牌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且严重影响了品牌方的声誉。若不及时治理,只会加剧消费者、电商商家和品牌方的信任危机,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究其原因,假货暴利远高于合法经营,商家利用消费者对“低价正品”的期待,通过平台算法推荐、刷单刷评等手段伪造商品口碑,甚至以“专柜验货”“假一赔十”等话术迷惑买家。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电商平台对商家资质审核流于形式,商品详情页中“正品授权书”等证明文件造假成本极低,消费者往往在收货后才发现货不对板。当假货暴利高于风险成本时,售假行为便如野草般疯长。

破解电商兜售品牌假货困局,需多方协同发力。平台建立健全“先审后上架”机制,要求高风险商品接入区块链溯源系统,利用AI图像识别对比正品细节;监管部门加大监管力度,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等对售假者实施惩罚性赔偿和违法判处;消费者要留存交易记录、主动举报,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

假货暴利侵蚀的不仅是消费者权益,更是电商经济的信任基石。当“正品保证”沦为售假话术,损害的不仅是品牌商誉,更是社会对公平交易的信心。唯有平台压实责任、监管亮出利剑、消费者理性觉醒,才能斩断假冒品牌商品的灰色产业链。未来,期待一个溯源可查、罚则从严、交易透明的电商新环境,让每一笔消费都安心无忧。(郑州大学/钟文丽 指导老师/姚鹏)

责编:孙华峰   编辑:王双飞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