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声丨高水平开放何以成为破局之道——从消博会看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担当

2025年04月30日13:52

来源:大河网

2025年4月的海南,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盛大举办,吸引了 71 个国家和地区的 4209 个消费品牌参展。在新消费科技展区,宇树科技(Unitree)旗下的GO2四足机器人以一场极具趣味性的“比心”表演和爬楼梯的精彩演示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这款凝聚中国创新智慧的产品,不仅展现了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突破,更揭示了中国经济在复杂国际环境下突围的深层逻辑——以高水平开放重构全球价值链,用创新生态对冲外部压力。

宇树科技的机器人之所以引发关注,不仅在于其灵敏的运动控制技术,更在于其背后完整的产业支撑体系。该产品的伺服电机、减速器等核心部件已实现国产化,而支撑这一突破的,正是中国持续深化的制度型开放。2024年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公布的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发展报告显示,我国2023年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39.6%,连续5年稳步提高,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首次超过50%。这种“创新—开放”的良性循环,使得中国在全球人工智能专利数量上位居前列。

开放的意义不止于技术突破。2021 年 8 月 26 日起施行的《海南自由贸易港跨境服务贸易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在专业服务、交通运输、金融、教育等跨境服务贸易领域提出针对性开放举措,放宽了服务贸易领域内的准入限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曾指出,经济领域存在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需要合理的外部干预。从这一视角延伸来看,在全球经济竞争中,规则制定至关重要。当某些国家以 “安全” 之名设置贸易壁垒、筑起 “小院高墙” 时,中国正积极通过制度型开放重塑全球创新规则。

消博会不仅是展品的秀场,更是理念的交汇。在绿色消费展区,比亚迪展出的新能源汽车循环利用体系引发广泛关注。据比亚迪官方介绍,其动力电池在退役后进行梯次利用,梯次利用率达 95% 。在铝材回收方面,通过创新技术,回收过程中的碳足迹相比传统方式降低 60%。这套循环利用方案伴随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出口,已进入欧洲、东南亚等国际市场。这种转变具有战略意义——当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绿色投资累计超800亿美元,我们输出的不仅是商品,更是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解决方案。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变革的当下,中国选择的开放路径更具时代特征:既不盲目追求“脱钩”,也不被动接受“规锁”,而是通过RCEP、共建“一带一路”等机制,构建更具包容性的合作网络。本届消博会达成意向成交额近千亿元,新消费科技展区总面积扩大 30%,正是这种平衡艺术的生动写照。

站在海南国际会展中心眺望,各国展商络绎不绝的场景令人感慨:当个别国家忙于划分技术阵营时,中国正将消博会打造成全球创新的“路由器”——这里既有法国奢侈品的工艺传承,也有中国科技企业的硬核突破,更有东南亚新兴品牌的活力迸发。这种多元共生的生态,或许正是破解全球化困局的密钥。正如《人民日报》所言:“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山东大学 孙政南)

责编:孙华峰   编辑:赵地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