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声丨从“五一”热象看新时代文旅发展的“破卷”之道

2025年05月06日17:32

来源:大河网

五月的中国,山水含笑,文化生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今年五一假期,全国文旅市场再度爆满。从开封清明上河园“王婆说媒”成现象级文化IP,到天水麻辣烫以舌尖百味引爆“甘味旅游”,文旅实践正以破竹之势打破“千城一面”困局。这场春潮澎湃的文旅盛宴启示我们:唯有立足文化本真、拥抱时代脉动、深植为民初心,方能为家乡代言注入直抵人心的永恒魅力。

以文化薪火煨热文旅底色,让传统IP“燃”出新高度。开封万岁山下,再现《东京梦华录》的热闹场景。“王婆说媒”单日吸引游客超10万,千年媒妁文化与新时代婚恋观碰撞出文化共情;天水上演“一碗麻辣烫带火一座城”的奇迹,伏羲文化、大地湾遗址与“甘味”民俗在烟火中交织升华。这恰如顾炎武所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当洛阳“全城汉服”让游客“一步越千年”,当景德镇“御窑夜宴”在月色中复现督陶官巡视场景,传统文化便不再是橱窗里的展品,而成为可参与、可沉浸的精神原乡。

以创新表达解码流量密码,让文旅体验“潮”向新未来。杭州西湖畔,“东坡居士”NPC与游客对诗引发“诗词热”,数字藏品《宋韵千华》在虚拟空间续写文化传承;长白山推出“森系养心之旅”,将人参采挖、林海骑行等生态体验植入年轻群体。这些实践印证了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精神超越——衡量文旅品质的标尺,正从“打卡式观光”转向“沉浸式共生”。如同贵州“村BA”赛场村民自制草根奖杯,敦煌“数字供养人”项目让网友云端守护壁画,真正的流量密码不在炫技博眼球,而在文化深度与情感温度的精准抵达。

以人民情怀书写共富答卷,让文旅发展“暖”出高质量。“尔滨冰雪”余温未散,五一期间又推“丁香花季”深度游,市民自发组建“守护笑脸志愿队”,让“以客为先”成为城市基因;甘肃文旅请董宇辉直播助农,3小时卖出3000万元特产,让文旅流量转化为乡村振兴动能。这正应了焦裕禄同志“为人民服务没有终点站”的箴言。当福建渔民在湄洲岛教游客织渔网、唱渔歌,当云南保山咖啡馆主理人用咖啡渣制作非遗甲马版画,文旅经济便不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满载民生温度的幸福叙事。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跨越三千年的智慧回响,在新时代文旅实践中焕发生机。从“特种兵式旅游”到“反向度假”,从“城市漫步”到“县域出圈”,这场文旅变革的本质,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赓续历史文脉中谱写当代华章”要求的生动实践。五一假期的文旅春潮已然昭示:当每个城市都能找到独具特色的文化表达,当每次旅程都能成为触动心灵的文明对话,中国文旅必将绽放更多“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绚丽之花。因为在这片文化沃土上,最美的风景,始终是人与城相互成就、文与旅双向奔赴的盛世风华。(唐山师范学院 冯雨恒)

责编:孙华峰   编辑:杜若森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