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据孤岛”到“数智协同”

2025年05月08日13:52

来源:大河网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重塑现代社会的运行模式,在政务服务大厅,市民通过AI虚拟办事员完成材料预审;在应急防控中,AI模型精准预测人流分布;在环保监测领域,智能算法实时解析污染源数据。这场静默的技术革命,正在重构政府治理体系的底层逻辑,推动公共服务从经验决策向智能决策的历史性跨越。

AI图片

突破政务服务的传统边界。在传统政务服务模式中,部门条块分割形成的“数据孤岛”始终制约着服务效率。某地推行电子证照共享时,竟发现17个委办局存有19种版本的营业执照数据。AI技术的介入正在扭转这种局面,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和知识图谱技术,政府信息系统逐渐打破数据壁垒。一些地区建立的“智能政务中枢”已整合多个部门数据源,市民只需通过一个入口即可完成跨部门事项办理。这种服务模式的革新,本质上是将政务服务从“物理集中”升级为“化学融合”。

重塑公共治理的决策模式。在复杂公共事件处置中,AI的预测预警能力展现出独特价值。某市传染病监测系统整合医疗数据、交通流量、舆情信息,建立多源数据融合的传染病预警模型。这种决策智能化不是简单的自动化替代,而是构建起“数据感知-智能分析-动态决策”的决策闭环,为公共治理增加了永不休息的智慧大脑。

构建技术伦理的安全防线。AI治理必须配备“刹车系统”,AI被广泛地使用后,一些系统误判事件屡见不鲜,部分地区已经建立算法审计制度,要求所有政务AI系统接入审查模块。这种技术治理手段的革新,既包括开发过程的可解释性设计,也涵盖算法决策的透明化披露,更涉及异议处理机制的程序正义。在技术狂奔的时代,政府部门的AI治理需要保持战略定力,确保技术应用始终服务于治理本质,不断塑造AI治理的中国方案。

站在数字文明的门槛上,AI正在将政府治理推向新的高度。当政务数据在智能中枢中流淌,当决策过程获得算法赋能,当公共服务实现精准触达,我们见证的不只是技术工具的革新,更是治理文明质的飞跃。这场变革不是冰冷的代码替代,而是充满温度的技术赋能,最终指向的是更高效、更公平、更人本的现代治理图景。(刘鹏)

编辑:王双飞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