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丨涨价的“风”岂能吹到博物馆

2025年05月08日13:52

来源:大河网

5月6日,西安碑林博物馆发布全面开放门票价格的公告,其中提到,自 2025年5月12日起,除政策性免票外,门票价格不分淡旺季,统一按全票85元/人次,半票42元/人次执行,执行期2年。而据碑林博物馆官方网站显示,现行博物馆门票价格不分淡旺季,暂执行惠民价格:10元/人次。

这一定价,很突兀。

作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碑林博物馆是不少游客来西安必打卡之地,也是观摩历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的“圣地”。门票价格从10元/人次调整至85元/人次,此事引得不少市民游客的关注。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近年来国家推进博物馆免费开放普惠大众,博物馆热推动文化自信更是有目共睹。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在现有的博物馆中,包括民营博物馆和部分国有事业单位在内,还是有收费性博物馆。2008年,由中宣部等四家单位联合制定并下发的《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明确提到“文物建筑及遗址类博物馆暂不实行全部免费开放”。

票价飙涨的某些博物馆是不是属于此类情形,是不是有关门票要用于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设施和设备维护、展览及展陈设计以及改扩建建筑设计及建设成本“弥补”等,可能需要一些更明白的信息披露和答疑释惑。

即便是文物建筑及遗址类博物馆,也不是高速公路,不太好套用“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模式,搞贷款改扩建,收门票还贷。这不好听,也不合适。根据有关方面回复,目前10元/人次的票价属于博物馆改扩建期间的“惠民票”,此次调整并非涨价。之前65元/人次的票价仅为“旧馆区”的票价,即将施行的85元/人次的票价则是扩大之后“完整馆区”的票价。这不是解释原因,而是重述事实,市民游客关注的是依据何在?怎么算出来的?

且不说改扩建期间的10元“低票价运行模式”,能让游客看到什么、有什么体验了。检索网络,会发现该博物馆早在前两年就因为门票从20元飙涨到65元,已经被游客吐槽过一次;此次改扩建工程完成之后的定价,再次涨了20元,直接达到85元。这家博物馆并非传统意义上需要自负盈亏的“民营”博物馆,而是名副其实的事业单位,经费来源为“财政差额拨款”,象征性地收取10元、20元门票已经让人倍感不适,现在直接涨到85元,这一定价已经远高于故宫。我们不禁要问一声:凭什么呢?

屈指可数的收费类博物馆,其门票定价要有一个听取社会意见的公开程序,这是《政府制定价格行为规则》等相关规定清楚要求的,市民游客至少要清楚门票价格是怎么定出来的,用哪套算法算出来的,不能跳过或者滤过这一环,直接“出公告”、给结果,让人大呼“太贵了”“进不起”。

当然,博物馆门票价格“听劝”的案例是有的。两年前,四川德阳拟将三星堆古蜀文化遗址博物馆景区(以下简称“三星堆”)门票价格从72元/人次调整为120元/人次,引起较大争议,相关价格调整方案长期悬而未决。两年过去了,现在,三星堆博物馆的门票价格还稳定在72元。这不就从善如流了吗?

变是常态,博物馆热和文化追梦呼唤更多文物建筑及遗址类博物馆也敢于迈出免费开放、文化惠民的第一步。至少,要从定价更透明、议价更公开、票价更亲民开始。(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张翼)

责编:孙华峰   编辑:王双飞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