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河声丨一纸婚书不再难,全国通办开新篇

2025年05月12日15:28

来源:大河网

5月10日,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正式施行,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政策在全国范围内正式落地,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婚姻登记处迎来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刻——在昆明工作生活,户籍地为广东省汕尾市的杨先生与广东深圳市的朱女士,不需提供户口簿,凭借居民身份证及无配偶签字声明,顺利完成结婚登记,成为云南省首对通过全国通办方式领证的新人。云南首对婚姻“云登记”彰显改革温度,折射出中国社会治理从“管理本位”向“服务本位”的深刻转型,是制度设计对人民幸福感的温情回应。

计划经济时代,结婚需要单位开具证明;改革开放后,虽取消了单位证明,但严格的户籍限制依然存在。这种制度设计的初衷虽有其历史合理性,但随着人口大规模流动成为常态,异地工作生活的年轻人若要结婚,不得不“为爱奔波”——返回户籍所在地办理登记。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流动人口为3.76亿人,其中,跨省流动人口为1.25亿。请假难、路费贵、时间成本高成为横亘在许多情侣面前的婚姻登记障碍。

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的施行,正是对这些痛点的精准回应。取消户口簿作为必备材料的要求,以身份证加声明的方式简化流程;打破婚姻登记的地域限制,实现全国范围内的服务均等化;通过信息共享和部门协同,构建“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新型服务模式。这些变化并非简单的程序简化,而是对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婚姻自由”原则的生动诠释,体现了法律对公民权利的充分尊重。

再说,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政策的深层价值在于推动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城乡二元结构尚未完全打破的当下,这项改革让外来务工人员、高校毕业生等流动群体能够平等享受婚姻登记服务,不再因户籍差异而遭遇制度性障碍,恰如一把钥匙,打开了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生活的一扇门,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认同感和幸福感。

一纸婚书不再难,全国通办开新篇。要让这项充满温情的政策真正落地生根,还需多管齐下、精准施策。技术层面,应加快完善全国婚姻登记信息数据库,实现各省区市数据的实时共享与比对,防止重婚、骗婚等违法行为。目前,民政部已建成全国婚姻登记信息系统,覆盖率达100%,但部分偏远地区的网络基础设施仍需加强。服务层面,可推出“婚育一件事”联办服务,将婚姻登记、生育登记、户口迁移等事项整合为“一站式”办理。昆明市五华区婚姻登记处设立的“跨省通办专窗”就是很好的实践。宣传层面,要针对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方式,用通俗语言解读政策要点,使之更加深入人心。

当然,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也应保留和优化上门服务、代办服务等传统渠道,避免数字化鸿沟造成新的不便。随着婚姻登记“全国通办”各项后续工作的稳步推进,这一充满温度的政策必将惠及更多人,让每一对有情人都能更加轻松地步入婚姻的殿堂,开启人生新旅程。(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曹灿辉)

责编:孙华峰   编辑:赵地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