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花式出圈”成“空心表演”

2025年05月13日15:14

来源:大河网

镜头前的“魔性尬舞”、特效里的夸张扮相、直播间的油腻喊麦……近期,短视频平台上“花式宣传家乡”的热潮持续升温。党员干部通过创新方式吸引关注,为地方发展注入活力的想法值得肯定,但如果将“流量密码”曲解成“政绩捷径”,陷入盲目追求流量与热度的怪圈,甚至用低俗表演换取一时关注,这场本应赋能发展的“网络秀”,反而成了损害干部形象的“翻车现场”。

追根溯源,这股畸形热潮的背后,是错误的政绩观作祟。部分干部将“出圈”视为快速出政绩的捷径,重短期效应轻长远发展。在这种思维主导下,考核评价体系也随之失衡——点击量成了“成绩单”,涨粉数化作“功劳簿”。本该聚焦民生实事的精力,却消耗在如何制造噱头、博人眼球上。而那些靠扮丑、炒作换来的流量,内容空洞无物,既缺乏文化内核支撑,也难以形成可持续的发展动力,不仅没有给地方带来实际效益,反而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沦为群众眼中的“无效折腾”。

区域发展的赛道上,比拼的从来不是直播间里的“人气数据”,而是经济实力的硬核增长、民生福祉的持续改善、产业生态的深度培育。破除“出圈即出绩”的认知误区,亟须党员干部回归发展本质,把镜头外的“真功夫”作为主攻方向,将“表演”的精力转化到管理服务上。要校准思想“定盘星”,摒弃投机取巧的浮躁心态,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优化等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上,以脚踏实地的作风赢得群众认可;要重塑考核“指挥棒”,坚决摒弃唯流量、唯热度的片面标准,建立涵盖经济质效、民生满意度、社会治理水平的多维评价体系,让实干者“显山露水”,让作秀者“无处遁形”。以优质产品和贴心服务为内核,打造兼具文化辨识度与市场竞争力的区域品牌,让发展成果既体现在亮眼的经济数据中,更镌刻在群众的口碑相传里,真正实现从“流量狂欢”到“实力长红”的蜕变。(张晗 文/图)

编辑:赵地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