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丨网海文澜千帆竞,云端惊鸿谱华章

2025年05月14日16:20

来源:大河网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在信息飞速流转的当下,网络文学作为新时代大众文艺的重要力量,以其独特的魅力蓬勃发展,勾勒出一幅绚丽多彩的文化画卷。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发布的《2024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中国网络文学IP市场规模大幅跃升至2985.6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4.6%;与此同时,网络文学作者规模首次突破3000万人大关。映照出网络文学产业蓬勃生长的壮丽图景,也让我们看到了文化创新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的强劲力量。

从数据上看,网络文学的发展态势令人瞩目。截至2024年底,阅读市场规模达430.6亿元,IP市场规模跃升至2985.6亿元 ,网文用户规模达5.75亿,半数网民热衷追读网文,作者规模突破3000万,作品数量达4165.1万部。这一连串数字,见证着网络文学的火爆与繁荣,彰显其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强劲实力。

在内容生态方面,网络文学正以多元题材探索,奏响时代的强音。现实题材作品积极反映新时代成就,“工业强国流”“大国重器流”等创作热点频出,从“现实+科技”“现实+科幻”“现实+悬疑”等细分赛道切入,用新颖叙事展现新生活。《一路奔北》《剖天》等作品,便是其中的代表,让读者在虚拟世界中感受时代脉搏的跳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题材也在网络文学中焕发生机,群像、考据、怀旧成为热门标签,《泼刀行》融近百项非遗、民俗等于一体,激发传统文化创新力,让古老文化在新时代熠熠生辉。这些作品不仅满足了读者日益多元的阅读需求,更成为弘扬社会主流价值、传承文化基因的重要载体。

网络文学的IP开发,更是呈现出“多端协同、一体开发”的蓬勃态势。随着短剧、游戏、谷子、AI 等元素的融入,IP开发模态持续扩容,不断催生爆款。《庆余年第二季》《与凤行》《墨雨云间》等IP改编剧集爆火,在播放量榜单名列前茅,带动原著阅读量飙升,周边产品也销售火爆。书、影、漫、游的协同联动日益深入,《大奉打更人》联动《和平精英》手游、《道诡异仙》联动《新倩女幽魂》 ,让文学作品破圈,丰富用户IP体验。“谷子经济”的迅猛发展,也为网络文学IP开发开辟新路径,阅文衍生品GMV突破5亿元 ,徽章、卡牌、盲盒等深受粉丝喜爱。这一系列成果,不仅为创作者带来丰厚回报,更推动网络文学从单一文学创作走向全产业链开发,实现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双赢。

值得一提的是,网络文学在文化出海方面也成绩斐然。2024 年出海市场规模超50亿元,培育海外网络作家46万名,海外用户规模超3.5亿人,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AI翻译技术的助力,让网文出海迎来多语种市场规模化突破,西班牙语翻译作品数量同比增长227%,德、法、葡语翻译市场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庆余年第二季》等IP改编剧集在海外掀起 “C-Drama”热潮,通过Disney+实现全球同步发行,在泰国、韩国等媒体平台登顶,彰显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头部网络文学平台还以“文旅 +”新模式拓展IP出海新场景,大英图书馆收录中国网文、瑞士国家旅游局赋予网文角色“旅游探路员”身份等,让世界更好地感知中国IP、感受中国故事。

然而,在网络文学蓬勃发展的背后,也面临一些挑战。比如,部分作品质量参差不齐,存在同质化、模式化问题;在IP开发过程中,如何平衡商业利益与文化内涵,避免过度商业化导致作品价值被稀释;在文化出海时,如何更好地融入当地文化,解决文化差异带来的理解障碍等。这些问题需要行业各方共同努力,探索解决之道。

网海文澜千帆竞,云端惊鸿谱华章。网络文学作为时代的产物,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它承载着创作者的梦想,满足着读者的精神需求,更肩负着传播中华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任。让我们期待网络文学在未来能够乘风破浪,持续创新,推出更多精品力作,在内容创作、IP开发、文化出海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张恒)  

责编:孙华峰   编辑:王双飞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