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声丨未成年人买金项链,“孝心消费”该不该全额退款?

2025年05月14日16:22

来源:大河网

5月11日是母亲节,当天南宁两名男孩前往周六福珠宝店为母亲购买了一条价值 2996 元的足金项链。事后,孩子母亲因家庭经济状况普通,认为孩子此举有些冲动,前往周六福协商退货退款,但未能达成全额退款的一致意见。此事引发了网友的广泛讨论,有网友认为母亲退款礼物会伤害孩子的孝心,也有网友支持孩子母亲要求全额退款。那么,周六福向未成年人售卖金项链,到底该不该全额退款呢?

从法律层面看,我国相关法律明确规定未成年人的大额消费需要获得家长同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事件中的两位男孩显然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并且购买近3000元的金饰显然超出了儿童的日常消费范围,虽然周六福的店员询问了男孩购买金饰的用途,并建议男孩联系家长,但这一举动未实际落实,并且事后男孩的母亲明确表明不同意男孩的消费。更令人质疑的是,周六福的主管称线上销售支持“七天无理由退货”,而线下却要求收取高额折旧费,这种“双标”政策缺乏法律依据,难免让人怀疑是商家不愿意进行全额退款而寻找的借口。如果商家坚持按照原有标准处理,李女士完全可以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甚至诉诸法律。

从道德层面看,两名小男孩出于孝心购买金项链,其动机固然美好,然而亲情的温暖比不过现实的沉重。李女士一家只是普通家庭,孩子用来购买金项链的这笔钱本是家里的生活费。生活费对于普通的家庭而言,每一笔支出都需要精打细算,每一分钱都承载着维持家庭正常运转的重要使命。即便真如孩子所说的这笔钱是他们的压岁钱,但从本质上来说,压岁钱也是家长从家庭生活费中抽出的一部分。虽然孩子们此次的行为出发点是好的,是对母亲满满的爱,他们的心意诚然无比可贵,纯真的孝心值得珍视与呵护,但这种非理性消费一旦成为习惯,将会给家庭经济带来更大的压力。

最后,作为商家,不能仅仅将目光聚焦在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商家在面对未成年人进行大额消费时,是否需要更加谨慎地进行考量,承担起保护未成年权益的社会责任?当面对经济纠纷时,是否需要展现出对消费者权益的尊重和对自身社会责任的担当?答案是肯定的。当企业能够向公众传递出积极、负责的形象时,公众也自然更愿意为该企业买单。相反,如果商家仅仅为了促成交易,而忽视了这些社会责任,那么这种行为很容易引发社会各界的争议,不仅损害商业形象,引起公众对其商业道德和经营理念的质疑,更可能在无形之中给未成年人及其家庭带来难以预料的负面影响。

这起纠纷背后,我们也应当看到更深层的问题:如何让未成年人的消费更加理性,如何规范销售流程,如何更好地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归根结底,孩子的纯真孝心不该因商业规则的不完善而成为负担。无论是法律、道德还是企业自身层面,都应共同努力,让“孝心消费”真正温暖人心,而不至于让“惊喜”变成“惊吓”,最后演变成一场既损失金钱又伤害感情的纠纷。(广西大学 练馨予)

责编:孙华峰   编辑:王双飞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