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来来,趁着天晴,大家把今天加工好的粉条都晾晒好!”
四川金堂,又新镇万安村粮油加工坊,皮肤黝黑、两鬓斑白的秋哥和“两委”成员将院子里摆满了黄澄澄的红薯粉条。
图一:万安村正在晾晒刚做好的红薯粉条
“秋哥‘凶’得很,这两年搞集体经济发展很快,我们家去年都分了好几千呢!”合作社员老钟高兴地说。
“秋哥”名叫陈洪秋,是万安村党委书记。在他的带领下,曾经穷乡僻壤的万安村变成了如今金堂全县知名的集体经济先进村,秋哥还被评为四川省农村致富带头人、成都市优秀共产党员。
梦想进度条:0,困境
万安村和四川很多丘区乡村一样,曾经因为山高路远、产业基础薄弱,全村大部分青壮年去了外地务工,村里剩下的多是老人、妇女和留守儿童。秋哥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决定打破这个困局。
图二:曾经闲置的原万安村小学与改造后的万安村粮油加工基地
“2010年的时候,我曾经包地种过50亩核桃,想给大家试个水打个样,结果因为不懂市场没做起来”。经过这个教训后,秋哥决定先沉下心学国家的农业发展激励政策,走出去看先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先进经验,用“他山之石”攻“万安之玉”。
梦想进度条:20%,破局
带领“两委”成员多次学习、反复讨论后,秋哥在村集体发展规模化粮经产业上找到了突破口,第一步就是成立合作社。
“秋哥让我们加入合作社的时候,大家心里慌得很,不晓得搞集体经济到底能不能赚到钱。”面对部分村民的担忧,秋哥二话不说,带领村“两委”干部自掏腰包1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让第一批108户农户吃下了“定心丸”,成为合作社的第一批“合伙人”。
梦想进度条:50%,分红
通过两年的打拼,秋哥带领大家整合闲散、低效土地,成功探索“小田并大田”模式,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21年的3000元快速增长到2023年的超100万元,村集体为社员们分红了15万元。
村子发展跨越了一大步,但秋哥并不满足。他说:“仅仅依靠种粮、卖粮,只能降成本,利润少得可怜,只有做强加工和品牌两个环节,才能大幅度提高我们农产品的附加值!”
梦想进度条:70%,腾飞
2024年,村集体通过盘活闲置的原万安村小,建成万安村农事服务中心,添置了榨油和粉条加工设备,粮油加工基地正式运营。现在的万安,拥有“纯榨菜籽油”“金堂香米”“鸡蛋红薯粉条”等多个农特品牌,“万安禾牧源”系列特色农产品已经小有名气。这一年,万安村的集体经济突破了400万元大关,分红也达到了20万元。
更令秋哥高兴的是,在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村上成立了全市首家村级水稻、油菜研究所专家工作站,与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合作试验出产的“金堂大米”荣登“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秋哥开心地表示:“我们的专家工作站正在试验种植功能稻,专门供给高血压、高血脂的病人,这种水稻一斤可以卖20多元,村民种粮食更有盼头了!”
2025年,党委、政府有了新思路,那就是整合资源、抱团发展,秋哥带领的万安村与全镇其他8个村(社区)共同搭建9村联盟,与社会资本合作建设集粮食烘干中心、电商中心、农产品检疫检测于一体的综合农事服务中心,通过规模运营降成本、做品牌、拓市场,大力推进强村带弱村、九村共富裕。
梦想进度条:归零,再出发
“我已经60岁了,再干不了多久就要退休了,我还有两个愿望,一个是通过‘书记工作室’培养更多后备干部,让乡村发展后继有人;二个是把我们村优质的粮田、山水、桃林资源挖掘出来,发展农旅融合,让更多人认识万安、来万安感受和美乡村的魅力!”
图三:陈洪秋正在收割油菜
秋,秋日、丰收、兴旺之意,是农民喜爱的字眼。
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万安村一定会像秋哥想的那样,在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下,一笔一笔描绘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丰收画卷。(付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