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河声丨汇众智聚共识,精绘“十五五”发展蓝图

2025年05月20日11:34

来源:大河网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编制和实施“十五五”规划,对于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意义重大。要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把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统一起来,加强调研论证,广泛凝聚共识,以多种方式听取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充分吸收干部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注重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高质量完成规划编制工作。

  编制好未来五年发展蓝图既是对国家治理能力的大考,更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当前,“十五五” 规划编制工作已进入关键阶段,各地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调查研究,把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统一起来,广泛凝聚共识,高质量编制“十五五”发展蓝图。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他们最了解实际情况,最能感知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和需求点。“十五五” 规划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大到国家产业布局、科技创新战略,小到民生保障、生态环境治理,都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只有把问计于民贯穿规划编制全过程,通过调研论证、座谈会、网络征集等多种方式,广泛听取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才能使规划真正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诉求,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正如古人所言:“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凝聚共识的过程就是汇聚民智、集中民力的过程,是实现规划从 “纸上” 到“地上”的重要前提。

  干部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是规划编制的宝贵财富。基层干部身处一线,直接面对群众和实际问题,他们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些经验是解决发展中实际问题的“金钥匙”。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对市场动态、产业发展趋势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对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科研机构、高校的专家学者则能够从专业角度,为规划提供理论支撑和科学论证,使规划更具前瞻性和战略性。只有充分吸收不同群体、不同领域的智慧和经验,才能让规划既接“天线”又接“地气”,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规划编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注重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十五五”时期,我国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这就要求我们在编制规划时,必须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个领域,正确处理好发展与稳定、效率与公平、当前与长远等关系。要加强各项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政策合力,避免出现“各自为政”“九龙治水”的局面。只有以系统思维谋划发展,才能确保规划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高质量绘制“十五五”发展蓝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积极支持。让我们以凝聚共识为桥梁,以科学决策为引领,以民主法治为保障,汇聚起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描绘一幅符合时代要求、顺应人民期待的壮丽画卷,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董宏达)

责编:孙华峰   编辑:赵地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