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轮训本是强化理论武装、提升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唯指标论”却让这一工作变了味。一些地方将培训时长、考试通过率当作衡量成效的铁律,为达标机械拼凑课程,培训内容脱离实际,考核流于形式。如此做法,不仅消耗党员精力,更让轮训失去锤炼党性、服务群众的意义。
扭转这一局面,需树立正确导向。以党员工作痛点、群众实际需求为抓手,设计贴合实际的课程;用实践成果检验学习成效,鼓励党员将理论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唯有摒弃数字至上的思维,才能让轮训回归赋能初心,真正激发党员队伍的生机与活力。(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高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