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济南奥体中心的一段监控视频,揭开了“黑代驾”趁“醉”打劫的黑幕。记者装醉调查发现,某些代驾司机趁乘客醉酒不备,用提前准备好的300元收款码完成盗刷,随后熟练删除消费记录。这行云流水的操作,让本该守护归途的代驾,变成了吞噬信任的黑洞。
夜间经济的繁荣,本是城市活力的勋章。济南市近年来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夜经济规模连年增长,已然成为城市休闲文旅消费新的增长点。然而,代驾行业的此般“野蛮生长”,却打破了一派和谐的场面。当消费者带着信任把车钥匙甚至手机交给代驾,迎接他们的却不是安全归途,而是精心设计的盗刷陷阱,这种反差,撕裂的不仅是消费者的钱包,更是城市治理的颜面。
黑代驾的猖獗,暴露出行业监管的千疮百孔。从北京“黑代驾”冒充平台多收费事件,再到菏泽代驾趁醉盗走车内财物,黑代驾的作案手法不断升级,甚至形成了从工服采购、App定制到人员招募的灰色产业链。更令人心惊的是,部分代驾司机竟是被平台拉黑的“惯犯”,他们游走于监管缝隙,将消费者的信任当作牟利工具。这种乱象背后,既有行业准入门槛过低、缺乏统一规范的制度性缺陷,也有监管主体不明确、执法协同不足的治理短板。
治理代驾之乱,容不得“打太极”“和稀泥”,最终让消费者沦为“待宰羔羊”。治痼疾,还需下猛药,各方应当切实承担起责任。首先,正规代驾平台要加强行业自律,筑牢制度和技术防线,推广电子合同、实时定位等技术手段,让服务流程全程留痕。其次要明确监管责任,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交管、公安、市场监管部门应探索通过会商研判、压实主体责任,逐步肃清市场秩序。此外,消费者也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莫贪杯、饮酒有度,选择正规渠道下单,避免意识不清导致维权困难。
城市治理的棋盘上,每一枚棋子都关乎全局,容不得半点马虎。对于一座城市,好形象的树立往往要久久为功,而崩塌却可能是一瞬间。社会信任更是如此。城市经济增长要实现“既要烟火气,也要文明味”,就绝不能容忍“灰色地带”野蛮生长。唯有各方协同发力,织密法网、堵住漏洞,让黑代驾的收款码再也扫不出“糊涂账”,大美之城才能真正成为市民的安心之所、游客的神往之地。(中国地质大学 李正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