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声丨制度搭台青年唱戏,共筑困境儿童成长之路

2025年05月30日17:00

来源:大河网

在身边,存在这样一群孩子——他们因家庭变故、自身困境或外部环境的制约,成长之路常常布满荆棘。这些孩子就是大众常说的“困境儿童”,他们亟需社会的特别关注与关爱。

我国高度重视困境儿童权益保护,近年来,一系列政策被相继出台。2025年初,民政部联合其他17个部门发布了《困境儿童个人信息保护工作办法》,聚焦保护困境儿童个人信息安全,维护困境儿童合法权益,紧随其后,202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困境儿童福利保障工作的意见》,通过建立覆盖生活、教育、医疗、心理等多个维度的全方位保障体系,为困境儿童提供更加全面的支持。这些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不仅是对困境儿童权益保护的制度性回应,也为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困境儿童关爱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

在制度层面上,《困境儿童个人信息保护工作办法》聚焦于解决个人信息滥用这一突出问题,明确要求在处理14岁以下儿童的信息时,必须依法获得困境儿童及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同意,并以明确的方式告知。这就要求媒体在发布相关内容时应当严格审查、严格把关,任何以困境儿童标签博取眼球、赚取流量、进行募捐或直播带货的行为都应被严格禁止。这一政策为困境儿童的信息安全筑起了坚实的“铜墙铁壁”,有效遏制了部分网络平台对弱势群体的消费行为。

而国务院出台的《意见》进一步构建了“物质保障+服务支持”的立体保障网络,涵盖从助学助康解决基本生活需求到心理赋能关注儿童内心健康的多个方面。通过对儿童人身安全的保护以及社会力量的参与,该政策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帮扶链条。两项政策相辅相成,既为困境儿童的权益保护划定了红线,也为他们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支持空间,彰显了制度理性与人文关怀的有机统一。

制度的完善为困境儿童撑起了坚固的保护伞,但政策的落地生根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大学生群体作为新时代的青春力量,也正以蓬勃的朝气与创新精神,积极投身到关爱困境儿童的事业中。

在安徽百里镇,大学生志愿者们精心开设安全教育课堂,通过情景模拟这种直观且有效的方式,教会困境儿童如何远离身边的危险;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实践队深入困境儿童家中,认真收集他们的“微心愿”,并形成儿童成长档案,实践期间实践队共计为30余名困境儿童实现“微心愿”,捐赠金额达1313.5元;同步形成最新成长档案47份,总计辐射困境儿童100余名;江苏开放大学的志愿者们在公益义卖活动中,既通过充满创意的手绘魔方为困境儿童传递快乐,又通过公益义卖为困境儿童筹集善款,当天活动筹款达近两万元。这些“给予式”帮扶直接地帮助着困境儿童的生活日常,而在物质支援与知识传递之外,更需以心灵对话为桥,搭建起赋能成长的精神通道。

在物质支援和知识传授之外,大学生们还通过心灵对话为困境儿童的成长注入更多的动力。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走进和静县儿童福利院,与23名孩子们共同参与书信写作活动,为困境儿童的心理健康提供了支持;山东邹平的大学生在进行“一对一”辅导时,注重激发困境儿童的内生动力,而不是强化他们的“弱者”标签。这些做法不仅帮助困境儿童发展兴趣爱好,还让他们在情感上感受到更多的关爱和支持,逐步克服成长中的种种困境。

困境儿童关爱保障工作,需要制度搭建起稳固的“四梁八柱”,为困境儿童的成长提供坚实的支撑;青年力量也可以参与其中,用心理学知识抚平创伤记忆,用法律常识筑牢保护屏障,用艺术教育唤醒生命潜能,为困境儿童关爱工作“添砖加瓦”。(黑龙江大学 支京阳)

责编:孙华峰   编辑:赵地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