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声丨Labubu引发全网狂欢:实际是一场年轻人的精神救赎

2025年07月01日11:14

来源:大河网

近日,一款名为Labubu的玩偶在引起广泛关注,在网友口中形象两极分化的Labubu成为新晋“世界顶流”,其独特的外貌和远高于其他玩偶的价格受到网友热议,也受到大量消费者追捧。

2025年4月下旬,泡泡玛特Labubu3.0系列在全球正式发售,Labubu原型是由中国香港艺术家龙家升设计的北欧森林精灵形象,以九颗牙齿、直立的尖耳朵和搞怪可爱的表情Labub迅速捕获年轻人的芳心。该系列盲盒在发售后身价迅速暴涨,被冠以“塑料茅台”的称号。但高价并没有降低消费者购买热情,一只玩偶有何独特之处,引得大家“挤破脑袋”也要得到?

Lbubu以陪伴治愈人心。互联网发展下,网络信息过载与现实独自奋斗形成巨大反差,年轻人面对社交恐惧和他者已死困境的同时,又不可避免地渴望友情、亲情等亲密关系。人们对Labubu的追求以及将玩偶随时随地带在身边的行为,本质上是孤独情绪的投射。Labubu的精神内核温柔善良,它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与上班搭子、吃饭搭子类似,都在无形中为年轻人进行情感安抚,对焦虑情绪提供强大治愈力。

Labubu以不完美引发共情。现代社会规则要求以及生活职场压力下,年轻人被迫不断内卷,追求优绩主义让自己变成“完美大人”。然而,这种变化在短期内难以看到回报,长此以往,高压迫使年轻人形成摆烂佛系和对主流要求的逆反心理。不同于传统玩偶如黄油小熊、玲娜贝儿等可爱童趣的设计,Labubu的邪恶搞怪和不完美形象,与年轻人追求个性和对主流价值观的反叛形成呼应。它的走红不仅是对主流审美的解构,背后更是年轻人对主流价值观的重塑的愿景。

Labubu以趣缘形成纽带。Labubu购买热潮实质是一场衣帽间共同体的狂欢,大量明星的跨界宣传和二创同人作品让玩偶有了更高的知名度,引发社会跟风潮流。与春节期间《哪吒2》出圈离不开大范围的宣传类似,因为意见领袖的影响,原本处于不同圈子的所有人在相同兴趣的作用下,打破圈层壁垒,重新以Labubu玩偶为价值符号,彰显自身身份并进行讨论社交互动,形成新的亚文化圈层,从中获得认同感。Labubu玩偶的价值已经从物质使用属性转向精神的符号属性。

Labubu在提供情绪价值的同时,我们也要警惕狂欢背后的消费主义陷阱。我们的生活不仅需要精神愉悦,更离不开物质充足,正确评估自身消费能力,理性看待商品价值,防止一时因为炒作而情绪上头,一脚踩入金钱“深渊”。面对情绪问题,我们可以尝试实施轻微的信息断联,将精力投入进现实社交和活动,挖掘培养自身兴趣爱好,转移因孤独产生低情绪的注意力,找到完美的情绪出口。(郑州大学 禹冰妍)

责编:孙华峰   编辑:王双飞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