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考研名师张雪峰说大多数文科生不考公就是销售”的话题登上热搜,引发网民的激烈讨论。在直播中,张雪峰直言文科生若不考公,体制外就业方向“大多数就是做销售”。这一观点既有现实依据,但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文科就业难是现实问题,打开招聘网站,适合文科的岗位数量,和理工科岗位相比,确实少很多。公务员考试成了众多文科生眼中的“香饽饽”,每年的公务员报考季,文科专业的岗位竞争都异常激烈,上千人争抢一个岗位的情况屡见不鲜。一旦考公失利,文科生能选择的就业方向确实有限。正如张雪峰所说,体制外的很多文科岗位,最后都和销售挂钩。从房产销售、课程顾问,到电商运营推广,看似岗位名称五花八门,但核心工作都离不开销售技巧。
但是,将文科生出路简单归结为“考公或销售”,实属过于绝对。实际上,文科生的就业选择远比这丰富,教育行业、传媒行业,法律、心理咨询等领域也提供了大量专业岗位。即便是市场营销专业,其就业方向也不仅限于销售,还包括市场调研、品牌策划等高附加值工作。还有金融行业的客户经理、科技公司的商务拓展、咨询公司的业务顾问,都是高薪职业。
网上这场讨论反映了社会对文科价值的认知偏差,实际上,人文社科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并在不同领域中展现出卓越的能力。文科教育培养的批判性思维、沟通能力和文化素养,是任何时代都不可或缺的。一个健康的社会,既需要理工科人才推动技术进步,也需要文科人才守护精神家园。因此,我们既要理解张雪峰观点的现实意义,也要看到其局限性。
解决文科生就业的关键在于推动文科教育改革,让文科教育更贴近市场需求。一方面,高校优化文科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增加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的实践课程,培养复合型文科人才。比如在新闻传播专业中,融入数据分析、短视频制作等课程,让学生毕业后既能写文章,又能做运营。另一方面,文科生自身也要主动求变,提升自己的竞争力。除了学好专业知识,还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一些实用技能,拓宽自己将来的就业面。
此外,我们要打破偏见,即使销售岗位也并非“低人一等”。优秀的销售人员需要具备出色的沟通能力、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还要了解客户需求、把握市场动向。很多知名企业家都有过销售经历,正是在销售岗位上积累的经验,为他们日后的创业和企业管理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对于文科生来说,从事销售工作具有优势。文科生擅长沟通表达、理解能力强,这些特质在销售过程中能更好地与客户建立信任关系,挖掘客户需求。只要努力,销售岗位同样能实现个人价值和职业发展。(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刘学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