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丨防汛关键期,河南如何筑牢安全防线

2025年07月03日14:42

来源:大河网

  自7月1日起,黄河正式进入主汛期,黄河流域干支流纳入2025年度黄河联合防洪调度的47座水库(水电站)全部进入主汛期运行状态。根据最新水文气象预测预报,今年盛夏(7月至8月)黄河中下游位于多雨区,降水较常年同期将偏多两至五成,有可能发生较大洪水,河南防汛形势依然复杂严峻。

  防汛工作是对防灾救灾体系和应急管理能力的全面检验,更是对党员干部责任担当和为民情怀的深刻考验。面对这场“大考”,河南省委、省政府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迅速构建起党政同责、一抓到底的防汛责任体系,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下沉一线、靠前指挥,防汛责任层层压实到“最后一公里”。省委书记刘宁在调度防汛备汛工作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树牢底线思维,科学精准应对汛情挑战。

进入汛期,安阳市殷都区水冶镇向阳村党支部提前准备,及时清理泄洪沟渠,排查村民宅院危房,确保全村安全度过汛期。毕兴世 摄

  今日之中原大地,科技防汛已成践行初心使命的战略支点。面对瞬息万变的汛情,河南坚持数字赋能,提升防汛效能,把党的组织体系与数字神经系统深度嵌合,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战时效能。气象部门每3小时滚动预报,水利系统动态监测47座水库运行,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实现了汛前河势查勘,开展了2025年黄河下游洪水预演实体模型试验,切实提升“四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能力,自6月份起,汛前33项水旱灾害防御重点工作任务已提前全部完成。结合汛情启动实施2025年黄河调水调沙,小浪底水库水位已于6月29日降至汛限水位235米以下。河南引水1.25亿立方米、山东引水3.28亿立方米、河北引水0.91亿立方米,为下游引黄灌区抗旱保供提供了有力的水资源支撑。科技赋能让防汛工作从“人防”向“技防”跃升,为“确保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的庄严承诺提供了坚实支撑。

  在制度与科技力量结合之外,更有无数温暖人心的细节。当西峡县老界岭景区道路被冲毁,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带领消防、医疗、公安等力量星夜驰援,用肩膀为被困游客搭起生命通道。在全省受山洪威胁的村庄,一张张防汛“明白卡”送到群众手中,特殊群体转移实行“一对一”包保责任制。在临时安置点,生活物资保障组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住处、有医看”。这些带着温度的举措,让“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在风雨中熠熠生辉。

  风雨砺初心,砥柱立中流。当前,河南已进入主汛期,正经历着防汛与高温的双重考验,黄河主汛期的中原大地正在书写一份份鱼水情深的时代答卷。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筑牢“心理堤坝”,不能有丝毫麻痹松懈,慎终如始做好防汛抗洪救灾各项工作。当看到受灾群众在安置点接过热腾腾的饭菜,我们感受到的不只是人间温情,更是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坚守。防汛工作还将持续一段时间,面对多重压力,我们要闻“汛”而动,众志成城,用责任和行动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必将构筑起一道冲不垮的防洪堤坝,打赢河南防汛救灾这场硬仗。也只有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才能筑牢防汛工作坚实堤坝,最大限度减少汛期对民众生产生活的影响,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大河网特约评论员 韩欣)

微信图片_20250703163314.jpg

责编:孙华峰   编辑:赵地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