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丨一碗烩面煮出民族精神中最坚实的人间情义

2025年07月04日15:02

来源:大河网

贵州榕江洪灾肆虐之际,河南汉子赵占胜驱车1500公里,在泥泞中支起一口大锅,将6000碗热腾腾的家乡烩面递到灾民与志愿者手中。热气腾腾、咸鲜四溢的烩面,煮出中国人最朴素也最坚实的人间情义,正如网友所言,“这碗面的配方是热腾腾的爱”,在冰冷灾难中,它是一簇最动人的人性火焰。

大灾面前,这碗烩面的核心价值在于它成为个体温情对制度力量那不可或缺的补白。救灾机制日臻高效系统固然令人欣慰,然而,再精密的系统也难以完全覆盖个体心灵深处那细微却真实的伤痕。赵占胜们驱车1500公里、在酷暑中汗流浃背煮面,甚至直接浇水降温的场景,其动人之处在于以最原始的方式抵达了冰冷制度难以触及的角落,当老人孩子捧着碗哽咽道“这味道,是家的踏实”时,此情此景岂是冷冰冰的救援物资所能替代?个体微光在宏大叙事中照见缝隙,才使得人性的温暖能渗透进每一道制度的接缝,于寒冷处点燃了不灭的篝火。

大灾面前,这碗烩面也悄然熔铸着超越地域的民族情缘。碗里筋道的面条,像极了无数攥紧在一起的手;醇厚的汤汁,恰似奔流不息的血脉。榕江是“村超”足球之乡,曾以热情感染全国;如今河南大哥1500公里送面,恰是这份情义在灾难中的回响与传递。从黄河南岸到黔东南山区,一碗烩面悄然缩短了地理意义上的千山万水。当榕江受灾群众捧着碗,豫黔两地的心就在这蒸腾的香气里贴在了一起。这种自发互助,正是中华文明“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古老基因在当代的生动延续,这种情义,比制度更柔软,又比灾难更坚韧。

“锅火不熄,几点来都有饭吃”的诺言如鼎,其心似火,照亮了灾难中的至暗角落。这口铁锅蒸腾起的,何止是烩面的香气?它煮沸了民族精神中最朴素的善良,熔化了地域的隔膜,在冰冷的数据汪洋之上,用滚烫的关怀筑起了一道无形却最牢固的精神堤坝。

洪水最终退去,留下的记忆绝非仅是泛滥的洪水和冰冷的损失数字。那碗烩面的温度将长久地熨帖着人心,它无不提醒人们,在钢筋水泥的现代森林里,永远需要那口支在泥泞中的铁锅,需要那锅沸腾着人性光芒的热汤,为寒夜中的人照亮前路,为受伤的灵魂端上“被惦记”的温暖。

文明堤坝最坚固的基石,未必是冷硬的钢筋混凝土,而是千万颗心共同熔铸的温情与勇气。在一切无情洪流面前,它们正是人类最古老也最可靠的方舟。(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朱波)

责编:孙华峰   编辑:杜若森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