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丨“赣餐码”让公务接待更“阳光”

2025年07月09日14:41

来源:大河网

不用带公函、不另外安排菜品、拿手机扫二维码支付……江西在公务接待领域创新推出“赣餐码”,打通省、市、县、乡四级5291家机关食堂的异地就餐支付及结算业务,推动全省公务用餐实现“一码通刷、一网覆盖、一体监管”,节省了用餐接待支出,减轻了基层单位负担,让公务接待从“人情账”变成了“明白账”。

近年来,各地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公务接待过程中的违规吃喝乱象有了很大改观,但仍有一些问题待解。一方面,基层单位接待的往往是上级,既怕接待超标,又怕待客不周,于是就想着法子搞变通,变着法子提高接待伙食标准,不仅耗费了大量时间精力,也造成了资金上的巨大浪费。另一方面,省市部门干部下县乡,要面对很多临时性的任务,“一函一餐”无法解决工作中的吃饭问题,再开公函又很麻烦,于是常常也会感到“两难”。

让干部“扫码用餐”,同时回应了“基层减负”与“作风净化”两大问题,乃是公务接待的“阳光密码”。无论是接待者,还是到访者,只要拿出手机轻轻一扫,用餐人员、时间、地点等信息便被精准记录,全程留痕、不可篡改。这就如同给公务接待戴上了紧箍咒,不仅使违规吃喝者无处遁形,也让大家得到了双向解脱。

客人扫码即可用餐,无需准备菜单、安排场地、全程陪同,基层干部就可以从接待员回归到真正的办事员,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乡村振兴、民生服务等实际工作。“先扫码、后用餐”的刚性约束,将审批、消费、核销全流程纳入数字化监管,可以促使公务活动回归本源,让公务用餐更具透明度与规范性,避免出现一函多餐、虚报餐费、超标接待、造成浪费等方面的廉政风险。

让干部扫码用餐,也为其他领域的政务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启示我们在作风建设、行政管理中,要善于运用新技术、新手段,不断探索创新,提升治理效能。当然,任何一项创新举措在推行过程中都可能面临一些挑战。如何进一步完善系统,防止出现技术漏洞;如何加强宣传培训,让每一位公务人员都能熟练使用;如何在特殊情况下,确保公务接待的灵活性与规范性相统一,诸如此类的一些问题,都需要在实践中持续探索解决。

遏制违规吃喝等不正之风,不能仅靠禁令,还需用创新思维实施精细化治理。扫码用餐以小切口撬动大变革,为公务接待注入一股清风正气,让我们看到了作风建设的决心与成效。期待这一“阳光密码”能够在更多地方复制推广,让公务接待在阳光下运行,让清正廉洁的新风尚吹遍每一个角落。(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李吉明)

责编:孙华峰   编辑:杜若森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