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张印着“罚款100元、记3分”的罚单,像枚图钉,把智能驾驶的时代褶皱钉在了公众眼前。
今年5月,余承东驾驶问界M8的20秒低头视频疯传时,没人料到这场“开车睡觉”的乌龙,会在以后成为行业变革的注脚。在享界用户星享之夜的聚光灯下,他笑着揭开谜底:不过是邻车有人招呼,低头看手机的瞬间被镜头定格。公安部门的处罚单成了最好的自证——这位开了30年车的“老司机”,第一次进交警队竟是因为这种“低级失误”。
但舆论的焦点早已越过个人行为。当激光雷达能扫描百米外的落叶,当鸿蒙系统能预判车道线偏移,为何驾驶员低头看眼手机仍算违章?余承东那句“盼L3法规早点来”,戳中了全行业的痒处:现行规则里,方向盘像条无形的缰绳,哪怕车辆已能自主避障,驾驶员的手也得时刻攥着这根“安全稻草”。
享界即将登场的纯电旅行车,正带着这种矛盾破局而来。谍照里那枚车顶激光雷达,像只警惕的复眼,既盯着法规的红线,也瞄着新中产的车库。封闭式前脸藏着的双路线智慧耐人寻味 ——当一线城市充电桩还在和新能源车比增速,增程版就像给续航焦虑备了副解药。
选旅行车这个“小众赛道”,藏着更巧的心思。在SUV扎堆的停车场里,旅行车的溜背线条像道清醒剂:当通勤变成移动办公,当周末自驾要装下露营装备,鸿蒙座舱与辅助驾驶的组合,要重构的哪只是驾驶本身?那些被误读的低头瞬间,或许正是用户对智能座舱最真实的期待——方向盘之外,还有更广阔的使用场景。
这张罚单终究会泛黄,但它划下的刻度不会褪色。当享界新车在金秋驶过时,人们会发现:真正的智能驾驶革命,从来不是让机器取代双手,而是重新定义“专注”的边界。就像余承东手里的方向盘,既要握着法规的底线,也要转得出时代的新方向。(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韩盼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