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丨暴雨中“最美少年”的“青春力量”

2025年07月10日22:57

来源:大河网

近日,由于连续性强降雨,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部分道路排水不畅。一名骑三轮车的老人被困在积水中,3名少年蹚水帮老人推车,开车经过的路人拍下了少年们浑身湿透却笑容灿烂这一暖心瞬间,被网友们称为“最美的身影”“最治愈的笑脸”和“青春的力量”‌。

积水中三轮车难以行进,三名少年毫不犹豫上前协助。他们弯腰推车的背影与老人感激的神情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跨越年龄的温暖互动,青少年主动施援的行为令人动容。这种自发的小善举正是社会正能量的缩影,也体现了新一代青少年的责任担当‌。三位少年用行动证明:再大的风雨,也挡不住人与人之间温情的传递。

小善举折射大情怀。3名少年蹚水帮老人推车,成了这个夏天励志的画面‌。他们在危难时刻展现出的勇气、担当和善良,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当代社会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近年来,从南到北,从城市到乡村,每当暴雨洪水肆虐之时,总有一群年轻人挺身而出,用稚嫩的肩膀扛起责任,用坚定的信念守护家园。他们或是奋战在抗洪一线的青年志愿者,或是克服万难坚持求学的莘莘学子,或是见义勇为的平凡少年。这些暴雨中的“最美少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展现了青春最动人的力量。

3少年蹚水帮三轮车老人推车话题迅速登上热搜,新华网、腾讯新闻等主流媒体均转载报道,引导公众思考见义勇为精神的社会意义;‌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通过多种形式对“最美少年”进行表彰和宣传,不仅给予少年们精神鼓励,也为全社会树立了可学可做的榜样;教育系统及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善举给予了高度表彰和荣誉授予,通过树立身边榜样,引导青少年在平凡生活中传递温暖和善良。而网友们“优秀的父母教出优秀的孩子”的评价,将少年的善举与家庭教育联系起来,也是对家长的鞭策和鼓励。

在普遍赞誉的同时,社会上也存在一些理性声音,对“最美少年”现象进行辩证思考。社会给予他们高度赞誉和支持,恰恰说明日常生活中正能量的稀缺。曾几何时,连“扶不扶”都成了人们的灵魂拷问,“见义勇为的代价太大了,救人不成反倒惹得一身腥”成为人们的嗟叹。以3名“最美少年”为代表的年轻人的善举,是对“精明利己主义”的一种呛声。他们的选择提醒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人性的光辉和道德的勇气永远值得珍视和传承。

“让我们瞬间感动的,往往是来自人间最平凡的烟火。”“最美少年”现象折射出社会转型期的价值重建,社会不仅需要建立见义勇为激励表彰机制,更要建立更完善的权益保障机制,让善行不受委屈、好人不再流泪。这种对日常生活中英雄主义的欣赏,反映了社会价值观的积极变化,成为以制度保护见义勇为人的强烈呼声。

暴雨中的青春力量给予我们深刻启示:青春的价值不在于年龄,而在于担当;青春的意义不在于享受,而在于奉献。新时代的“最美少年”不止3个人,而是一个日渐壮大的群体,这些年轻面孔共同绘就了暴雨中最美的风景线。

暴雨中最美的是少年,是生机勃发的青春力量!而他们,正是青春中国、文明中国的希望!(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王同文 许华凌)

责编:孙华峰   编辑:赵地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