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丨餐饮行业转型,让“烟火气”燃得更旺

2025年07月14日10:20

来源:大河网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餐饮行业,作为与民生紧密相连的领域,不仅承载着人们对美食的热爱,更彰显着一座城市的活力与温度。然而,当下餐饮行业正处于变革的十字路口,近期,全国多地组织召开餐饮企业座谈会,重点交流拓宽销售渠道、转型等话题,为行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破思维之茧,方得天地宽。在新的时代浪潮下,消费观念和市场环境日新月异,餐饮企业若仍墨守成规,必然会被市场淘汰。餐饮转型的第一道关卡,是打破思维的桎梏。那些曾寄望于“公务宴请”的旧梦,早已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清风中烟消云散。就拿整治违规吃喝来说,这绝不是“一阵风”,而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长期要求,是政治任务。企业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丢掉幻想,积极主动地求新求变。

拓场景之界,方见生机涌。餐饮的江湖,从来不止于三尺灶台。南安市提出的“家庭聚餐、朋友聚会”多元客群,与达州倡导的“社区团餐、校园供餐”场景拓展,恰似双轮驱动,让烟火气渗透到生活的每个角落。这是“民之所望,政之所向”的生动实践:为上班族送上热乎的工作餐,给学子备好营养的校园饭,替社区老人煮好暖心的家常菜。当餐饮从“请客吃饭”的单一功能,进化为“全天候、全场景”的民生服务,便在柴米油盐中找到了可持续的发展密码。

乘数字之风,方启千里帆。若说传统餐饮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坚守,今日转型便是“酒香更要会吆喝”的智慧。短视频里颠勺的火光,直播间里蒸腾的热气,让山城的火锅香飘到江南,让闽南的姜母鸭暖透北国。这正是“时移世易,变法宜矣”的写照:企业要善于利用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平台,讲好菜品故事。通过深挖“懒人经济”“粉丝经济”“外地市场”潜力,数字技术不仅打通了从厨房到餐桌的“最后一公里”,更让地方风味有了“破圈出海”的翅膀,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守匠心之本,方筑百年基。转型不是舍本逐末,创新更需坚守初心。餐饮的核心,归根结底是满足百姓的日常需求。无论是南安“技能大赛培育人才”的深耕,还是达州“卷品质、卷特色”的追求,都在诉说一个真理:餐饮的根,永远扎在食材的新鲜、技艺的精湛、服务的热忱里。通过提升消费者的体验感,真正拥抱百姓,让餐饮回归本真,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拓宽多元客群市场,是转型的关键举措。企业要加强产业联动,积极开拓家庭聚餐、朋友聚会等多元客群市场。家庭聚餐注重温馨与团聚,企业可以推出适合全家共享的套餐,营造温馨的用餐环境;朋友聚会追求轻松与欢乐,企业可以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设置有趣的互动环节。同时,借鉴其他行业的成功转型经验,挖掘自身资源优势,实现差异化发展。此外,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应积极作为,为餐饮企业的转型发展保驾护航。要强化服务意识,靶向纾困,与企业同舟共济。通过制定优惠政策、举办美食节等活动,为企业搭建展示销售平台,助力企业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

餐饮行业的转型,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体现。从市井小吃到宴席佳肴,从街头巷尾到云端直播间,餐饮行业的转型,从来不是对传统的背离,而是对初心的回归与升级。当各地座谈会的共识化为厨房里的烟火、街巷间的欢笑,我们终将发现:最动人的转型,不过是让每一份饭菜都带着温度,让每一次消费都透着真诚,让这人间烟火气,既守得住乡愁,也看得见未来。(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张恒)

责编:孙华峰   编辑:赵地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