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桂林平乐县发布的一份《平乐县森林防火规划(2023—2030年)》引发热议。有网友发现,该规划中关于平乐县水文的介绍,竟与400余公里外湖南安化县的水文介绍几乎一模一样,连平乐县不存在的“平口镇”“小淹镇”等地名都照搬不误。7月15日,平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通报,承认此信息基本属实,系县政府有关部门审核把关不严。
广西桂林平乐县这份政府文件中有关平乐县水文的介绍,竟然与远在400余公里的湖南益阳安化县的水文撞车,连“平口镇”“小淹镇”等地名都从湖南益阳安化县搬到了广西桂林平乐县,堂堂县政府发布的文件竟然出现这种低级错误,真不能只当笑话看。
当地有关部门将责任推给第三方公司,称水文部分是第三方提供的数据,只是作为参考没有进行修改。但就算第三方复制安化的水文数据来糊弄有关部门,那安化县的“平口镇”“小淹镇”等地名赫然出现在平乐县的森林防火规划中,又是怎么回事?难道文件从起草到印发,全由第三方一手包办?平乐县森林防火部门领导看都不看、审都不审直接批准发布了?
森林防火事关全县生态安全和群众切身利益,原文抄袭外地现成文件闹出笑话,从一个侧面说明平乐县有关部门在出台文件时,看似层层把关,实质层层失守,承接任务的第三方复制粘贴外地文件,负责审核把关的有关领导敷衍了事,这才让这份错误百出的文件流向社会,给平乐县政府公信力造成无法挽回的负面影响。类似张冠李戴的笑话,今年3月也有发生过。
政府文件被指原文抄袭,从一个侧面说明平乐县现有的公文审核制度形同虚设,有关领导尸位素餐,未能按规定履职尽职,没有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严谨态度,字斟句酌,严格把关,即便是标点符号都不能随便乱用。
当然,政府文件闹出笑话,也不完全是一件坏事,此次负面新闻或将成为完善政府文件审核机制、强化工作人员责任意识,倒逼各级领导各司其职,端正工作作风的一次契机,希望当地有关部门深刻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对失职渎职人员进行严肃问责,避免类似笑话再次发生。(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维扬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