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高温天气持续“霸屏”,多地气温飙升,部分地区甚至突破40℃大关。在滚滚热浪的“烘烤”下,人们开启“花式避暑”模式,与此同时,一股“清凉经济”热潮正汹涌来袭,各类清凉消费场景与产品不断涌现,为夏日经济增添一抹亮色。
制冷家电首当其冲,迎来销售旺季。随着生活品质的提升,消费者对空调的需求不再局限于简单制冷,健康、智能、节能成为新的选购关键词。像AI节能空调、新风空调订单量同比大幅增长,不仅能精准控温,还能净化空气,满足人们对舒适与健康的双重追求;便携式风扇、除湿机、制冰机等小家电也备受青睐,成交额翻倍增长,为人们的日常消暑提供了更多便利。
消暑食品和饮品同样火爆。街头巷尾的奶茶店、冷饮店人满为患,清爽的果茶、冰爽的冰淇淋成为人们对抗高温的“利器”;超市里,凉茶、绿豆汤等传统消暑饮品销量大增,各类清凉解暑的零食也摆满货架。商家们更是不断推陈出新,将各种清凉元素融入食品中,如添加薄荷、柠檬等,满足消费者对口味和清凉感的多元需求。
避暑旅游市场亦是一片火热。山间的民宿一房难求,森林覆盖率高、气温凉爽的景区成为热门打卡地,游客们漫步山林间,享受大自然的清凉馈赠;海滨城市也迎来旅游高峰,湛蓝的海水、柔软的沙滩吸引着人们前来踏浪消暑;而室内水上乐园、室内滑雪场等“反季节”旅游项目异军突起,为游客提供了别样的清凉体验。而高铁以其快速、便捷、舒适的特点,极大缩短了城市与城市、景区与景区之间的时空距离。
在“清凉经济”蓬勃发展的背后,是消费升级的驱动与市场创新的力量。一方面,消费者对于清凉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降温”,更要“舒适”“有趣”“健康”,这促使商家不断优化产品与服务,拓展消费场景。另一方面,企业积极创新,通过技术升级、产品研发,推出一系列满足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如具备智能温控、凉感科技的衣物,能实时监测空气质量的空调等。
当然,“清凉经济”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随着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部分产品可能出现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需要加强监管,保障消费者权益;在旅游市场,部分热门景区可能出现游客过度集中、服务配套跟不上的问题,这就需要景区提前做好规划与管理,提升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
从长远来看,“清凉经济”不仅是应对高温的短期消费热潮,更是经济多元化发展的一个缩影。它为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消费需求的持续升级,未来“清凉经济”有望衍生出更多新业态、新模式,在炎炎夏日中持续“升温”,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独特力量。(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王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