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丨真诚幽默的“教授简介”何以深受学生的欢迎

2025年07月17日19:25

来源:大河网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胡金牛、陈璟两位教授的个人简介不仅真诚且十分幽默。其中,胡教授在个人简介中坦言,自己的部分学术论文曾发布在“水刊”“担任多个学术期刊审稿人(被人强拉进去的)”。研究方向方面,胡教授也介绍得风趣实在,有的方向“目前火得一塌糊涂,其实都是为了生存”。而陈璟教授也在自己的个人简介中写道:自己“应该拿不到诺奖”,个人荣誉“都是浮云而已”,也“不会帮学生找工作”。

事实上,关于这两位教授的新闻并不是第一次上热搜。“冷饭热炒”的背后,折射了网友对于这种表达风格的喜欢。

透过现象看本质,大家之所以对此喜闻乐见,是因为他们打破了人们印象中关于教授的呆板印象。在许多人固有的观念里,老师尤其是做学术研究的高校老师多是一副“生人勿近”的面孔,仿佛与普通人有着难以消除的疏离感。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老师和学生之间并不是二元对立的,没有谁规定当老师的必须不苟言笑,说话只能一板一眼、一本正经。

汉语里有个词叫“亦师亦友”,老师和学生之间除了是师生,也可以做朋友。比如2500年前的孔子,就曾与弟子一起到处游历、游学,特别是《论语》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经典文本更是被无数人记得与传唱。尤其那一声“吾与点也”的喟然长叹,更是流露出孔子对师生观点一致的欣喜。试问,古人尚能如此,今天的师生为什么就不能打成一片呢?

学生所乐见的教师风貌应是亲和的、平实的,是可以友好沟通而非每一次交流都像同领导汇报工作似的。胡金牛、陈璟两位教授通过这种“幽你一默”的表述,既放低了为人师者的姿态,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不失“自嘲”与“凡尔赛”,像陈璟教授的简介还有“把丑话说在前头”的意味,恰恰是为人真诚、学术严谨的体现。这种坦诚而诙谐的表述,或许会成为一篇很好的讲解词,增进学生们对于相关专业的兴趣。(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潘玉毅)

责编:孙华峰   编辑:杜若森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