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丨“以会议落实会议”何时遁形?

2025年07月18日16:43

来源:大河网

日前,广东省通报了汕头市人社局对省视频会议层层“加码”的情况,要求各区县设分会场,各区县又照此“放大”,将参会范围扩展到镇街。基层干部只得全程端坐于省、市、县三级会议之上。一场会议,层层“膨胀”,参会者如人偶般被拽入会场,无需发声,却需全程奉陪,这般“马拉松式”的会议,耗损的何止是时间?更是基层干部服务群众的精血。

“陪会”之苦,根在形式主义与懒政思维缠绕共生。一些地方官员将会议规模与“重视程度”粗暴画等号,人头攒动竟成了政绩勋章;更有甚者,遇事胸无成竹,便以“头脑风暴”为名滥开会议,妄图借他人之思掩饰自身之惰。如此,“以会议落实会议”便成了最稳妥的“政治正确”,而会议实效与问题解决则沦为次要。

制度铁规已铸,《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明令杜绝层层陪会。笔者以为,破除沉疴痼疾,须以制度刚性为刃,层层削去冗余环节。第一利刃,会议“瘦身”:可开可不开的会议坚决砍掉,主题相似的会议果断合并,从源头上压缩总量;第二利刃,精准“靶向”:确需要开的会议,必须严格界定规格与参会范围,无关人员一概拒之门外,不要动不动就要求“一把手”参会,殊不知,即使“一把手”参会,散会后还是安排分管同志去落实;第三利刃,会风“淬炼”:倡导“短实新”,领导干部不要当秘书奴隶,要带头讲“短话”、谈“方法”、说“干货”,使会议成为解题之场而非精神“复读机”。

更要紧的是转换考核指挥棒。当督查只关注签到表、会议照片,当“留痕”替代“留心”,基层便只能以人海战术回应“重视”要求。唯有将考核重心由“开了多少会”转向“解决了多少事”上,才能引导上下从“会场”真正回归“现场”。

会风即作风,“以会议落实会议”的幽灵何时遁形?当会议不再作为“重视”的虚饰,而是行动的号角;当“留痕”的执念被“留心”的实干所取代,那便是基层挣脱“文山会海”,真正奔赴为民一线。(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朱波)

责编:孙华峰   编辑:杜若森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