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丨结婚登记领到离婚证,我们应该反思什么?

2025年07月22日11:13

来源:大河网

7月21日,有博主在社交平台发视频,称自己去长春市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民政局办理结婚登记,但等证件拿到手时却变成了离婚证。

一对满心欢喜前来登记结婚的新人,拿到手的竟是离婚证,这一充满戏剧性的乌龙事件迅速引发了社会热议。据民政局事后回应,出现纰漏的原因是周一统一往各窗口增加新证时,离婚证被放错位置混入到结婚证中,发放时没有注意。尽管后来工作人员及时更换了证件,新人也表示了谅解,但此次疏忽所带来的影响却不容小觑,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婚姻登记本是严肃而庄重的基本公共服务,其中的每一项信息、每一个环节、每一份证件都承载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婚姻登记流程中,哪怕是极其细微的失误,都可能对群众造成心理困扰,更遑论一字之差却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法律关系及人生状态的结婚证与离婚证。根据我国《婚姻登记工作规范》第四十条规定:“婚姻登记员在完成结婚证填写后,应当进行认真核对、检查。”反观此次事件中,工作人员从始至终未察觉错误,直到证件发放后才被两位新人发现,这一看似偶然的低级失误,实则映射出相关工作人员责任意识缺位、作风漂浮虚化,更损害了政府部门的权威性与公信力。

即将成为正式夫妻的两人,怀揣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期待在庄严的仪式中领取象征幸福的结婚证,结果却被一纸冰冷的离婚证浇灭了甜蜜的喜悦,虽说发现问题后立即进行了纠正,但此类现象本不该发生。婚姻登记机关作为面向社会公众、展示服务形象的窗口,依照法律规定履行婚姻登记的行政职能,在追求效率的同时更应遵守严谨办事的底线,相关工作人员更应思考如何从源头避免失误,努力做到一次办结、一次办好,而不是执着于“拿错证件”还是“办错业务”的自我辩解。

当前,在数字化浪潮的席卷之下,各地的线上政务服务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一网通办”“一站服务”等便民举措不断涌现。然而,我们在追求技术创新和办事效率时,同样不能忽视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的提升,就本次婚姻证件的办理来讲,尽管电子系统能够确保证件信息录入准确,但诸如盖章、发放等环节仍要依靠人工操作来完成。因此,想要推动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既需加强数字信息化建设,持续精简优化办事流程,也要明确规章制度、强化培训管理,督促工作人员增进服务意识、提高履职能力,以严谨细致的作风将失误扼杀在“摇篮”之中,才能赢得办事群众的认可与好评。

“婚未结却先离”,这一荒诞的插曲,也给其他公共服务部门敲响了警钟。工作人员要仔细校对并认真遵守每一项业务流程,以高度责任感提供更加便利化、精准化的公共服务,让群众在办事过程中真正感受到效率与温暖。(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翟云雪)

责编:孙华峰   编辑:杜若森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