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指出,现在,有的干部只愿意待在“北上广”,不愿意到“新西兰”。这里的新西兰是指新疆、西藏、兰州(即甘肃)等西部边远省区。当下,部分干部面对组织安排尽显拈轻怕重、挑肥拣瘦之态,对待工作犹豫不决、心思繁杂,一到关键时刻就“掉链子”,很难委以重任。
组织上安排年轻干部去艰苦边远地区工作,是信任更是培养。越是条件艰苦、任务繁重之地,越能暴露出年轻干部的能力短板,进而倒逼他们在破解实际难题中锤炼实干本领。年轻干部唯有勇于闯荡“新领域、新天地、新战场”,怀揣“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无畏胆魄、秉持“咬定青山不放松” 的执着韧劲、运用“智取威虎山”的智慧谋略,主动投身困难集中、情况复杂、艰苦边远的基层一线,才能从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中汲取“向上生长”的磅礴力量,磨砺出遇事能扛的“硬脊梁”。针对部分年轻干部不愿奔赴艰苦地区的问题,关键在于构建“引育管用”全链条机制,从利益保障、成长发展、价值认同三个维度精准发力。通过制度政策“加码”提升基层岗位的吸引力,让年轻干部“下得去”,通过培养提拔“加力”增强干事创业的成就感,让年轻干部“留得住”,通过思想教育“加魂”厚植扎根基层的使命感,让年轻干部“干得好”。如此,方能锤炼出更多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让青春的奋斗足迹镌刻在祖国最需要的土地上,让成长的力量在基层沃土中愈发茁壮。(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徐正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