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丨被车撞后选择隐瞒的老人,牵动了谁的心?

2025年07月24日17:23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评论员 刘思嘉

近日,在浙江嘉兴,一位七旬奶奶骑着三轮车在红灯亮起时横穿马路。或许阴雨天让她没有看清信号灯的颜色,或许赶着回家给老伴做晚饭,或许她道路安全意识本就淡薄,当这些“或许”不凑巧地交织在一起时,就在老人的三轮车车轮碾过斑马线的刹那,与快速驶来的货车相撞。

隔着监控画面,那被撞一刻发出的巨响牵动着无数网友的心,老人在被撞飞躺地的瞬间,衣服与地面摩擦被撕破。在片刻之后,老人竟颤颤巍巍地爬起来骑上三轮车往家赶,只留给世界一个“没事”的背影。画面中,她挣扎起身时的每一寸挪动,都藏着肉眼可见的疼。

意外就像一个多面镜,折射出无数普通人内心的底色。老人闯了红灯,对整件事故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她爬起来选择说“没事”的瞬间,撞碎了多少人对“老人讹诈”的刻板印象。她的“不讹”是老一辈人刻在骨子里的淳朴:错了就是错了,不能因为受了伤就攀扯无辜者。

货车司机的答案同样显得掷地有声。他本可以厘清责任后转身离开,却坚定地选择第一时间冲过去查看伤情、报警,他的“不逃避”击碎了“撞了老人就怕说不清”的社会焦虑,在“怕讹诈”的集体恐慌里,他用担当守住了最基本的道德底线。

       故事本可在此画上令人唏嘘的句点。然而民警孙俊杰次日发觉平日早早出摊的老人不见踪影,立刻赶往老人家中,将其送医并通知其子。检查显示,老人胸椎骨折,所幸救治及时。孙俊杰的举动,为执法者形象增添了厚重的人文关怀——他竟记得片区里每一位早起谋生的人。超越职责的牵挂,胜过千言万语。

      而老人被撞后因怕儿女担忧选择了沉默。对子女的“隐瞒”,深深戳中了无数人的心。中国式父母的爱总带着“报喜不报忧”的倔强,勾起许多回忆:有次周末回家,母亲刚进门看见我,慌忙背过身往兜里塞东西。我上前抢过才发现,是母亲刚买的胃药,她撕掉了包装盒只为不让我发现她胃痛。正是小心翼翼的隐瞒提醒我们:所谓孝顺,是看穿父母“没事”背后的逞强,听懂他们“不用常回来”的期盼。

      这场本可能酿成悲剧的事故,终因“不讹”的淳朴、“不逃”的担当、“不放”的责任,结出了温暖的果实。它让我们看见,坚硬现实的背后,依然存在一张柔软的安全网默默接住那些意外坠落的人。

责编:刘思嘉   编辑:赵地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