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丨汲取榜样力量,走好科技兴农富农路

2025年07月25日18:24

来源:大河网

  中央宣传部日前授予徐淙祥同志“时代楷模”称号,集中宣传了他的先进事迹。这位扎根黄淮大地的老农人,用半生心血在泥土中书写了现代农业的传奇。他让“望天田”蜕变为“高产田”,以科技为犁铧深耕沃土,为乡村振兴的时代画卷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徐淙祥的实践昭示:在田野上点燃智慧的火种,汇聚实干的力量,乡村振兴的天空必将更加广阔!

  以科技为犁,智慧深耕让土地生金。 徐淙祥的“高产田”绝非天赐,而是“爱农业、懂技术”的智慧结晶。他深知“藏粮于技”的密码,数十年如一日培育良种、改良农艺,将科技的基因植入传统耕作。这启示我们,乡村振兴的基石在于以科技创新驱动农业现代化,当卫星遥感、智能灌溉、生物育种等成果在田间地头开花结果,“靠天吃饭”才能真正成为历史。唯有让科技之光普照阡陌,沉睡的土地才能焕发“吨粮田”的澎湃能量。

  聚众人之力,携手同行筑丰饶之乡。 徐淙祥不仅自己“善经营”,更以赤诚之心“带动广大小农户多种粮、种好粮”。他搭建起小农户与大市场、新技术之间的坚实桥梁,将个体力量拧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集体伟力。乡村振兴从来不是“独角戏”,其深层生命力在于激活内生动力,构建共富机制。我们需要更多“徐淙祥式”的“领头雁”,通过合作社、订单农业等纽带,引领千万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产业链,让每一滴汗水都折射出共同富裕的光芒。

  传精神之火,青春接力续沃野新章。 徐淙祥成立“劳模创新工作室”,为乡土播下希望的种子,这恰是乡村永续发展的关键密钥。乡村振兴需要“钟情土地”的热爱,更需要代际传承的青春力量。当更多青年看到农业的科技含量与广阔前景,愿意将才智挥洒于青山绿水之间,乡村才能摆脱“空心”之忧,获得不竭的活力源泉。政策当如春风,吹散青年返乡创业的迷雾,让广袤田野成为施展才华的星辰大海。

  徐淙祥如一座灯塔,照见科技兴农的路径、众志成城的力量与人才接续的希望。在乡村全面振兴的壮阔征程中,让我们以楷模为镜,将个人奋斗融入时代洪流。当千万智慧在田野闪耀,万千力量于乡间汇聚,我们定能撑起一片粮丰民富、生机无限的振兴天空,让希望的田野永远生长奇迹!(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董宏达)

责编:孙华峰   编辑:赵地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