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丨跳出价格漩涡,锚定价值坐标——论市场竞争的破局之道

2025年07月25日18:26

来源:大河网

光伏组件价格三年腰斩,新能源汽车单月降价超十次,奶茶行业9.9元混战不休……

当市场竞争异化为数字游戏,价格战的硝烟正模糊着商业的本质。这种以牺牲品质为代价的“内卷式”降价,看似激活了短期消费,实则透支着行业未来。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下,从“价格肉搏”转向“价值深耕”,不仅是企业的生存智慧,更是经济生态的修复良方。

价格战的迷思,在于误将“低价”等同于“竞争力”。某家电企业财报显示,其单品均价三年下降23%,研发投入占比却从5.8%降至3.1%,新品迭代速度放缓40%。这种“利润换规模”的路径,本质是用短期流量透支长期发展势能。经济学中的“柠檬市场”理论在此显现:当价格成为唯一标尺,优质产品因成本高企被挤出市场,最终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更值得警惕的是,部分企业通过压缩工人薪酬、降低环保标准维持低价,将成本转嫁给社会,违背了共同富裕的发展导向。

价值竞争的真谛,在于构建“需求—创新—回报”的正向循环。华为将5G专利转化为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在车机系统领域开辟蓝海;老字号“内联升”将传统布鞋工艺与现代时尚结合,单价提升五倍仍订单饱满,证明真正的价值创新能打破价格天花板。这些案例印证了一个规律:价值升级不是简单的涨价,而是通过技术突破、体验优化、场景重构,创造不可替代的用户价值。

破局价格内卷,需要制度引导与市场自觉形成合力。政府层面应建立“创新保护清单”,对投入研发超营收5%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同时加强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打击“低价倾销—垄断市场—抬高价格”的套路。行业组织可借鉴德国汽车工业协会的做法,制定质量分级标准,让消费者清晰识别价值差异。企业更需明白:光伏企业隆基通过金刚线切割技术革新降低成本,比单纯降价更具可持续性;大疆深耕无人机算法,在全球市场占据80%份额,靠的不是价格优势而是技术壁垒。

站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企业当清醒认识到:价格是市场的表象,价值才是竞争的内核。当新能源车企不再比拼“续航数字”而是“智能安全”,当餐饮业从“价格战”转向“口味创新”,当制造业从“规模扩张”聚焦“专精特新”,我们的市场生态才能真正实现“良币主导”。这既需要企业跳出短期利益的窠臼,更需要全社会形成“优质优价”的价值共识,让每一分创新投入都能获得合理回报,让每一次消费选择都能推动产业升级。

商业竞争的最高境界,是将对手变成伙伴,共同把市场蛋糕做大。从价格绞杀到价值共生,不仅是经营理念的转变,更是发展哲学的升华。当更多企业在技术创新、模式迭代、责任担当上精耕细作,中国经济必将走出“内卷”泥潭,驶向高质量发展的星辰大海。(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韩盼锋)

责编:孙华峰   编辑:赵地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