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丨“稿来稿去”,搞调研不能沦为“纸上游戏”

2025年07月29日16:32

来源:大河网

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中央八项规定的第一条,就是要改进调查研究,充分彰显出调研作为我党传家宝的重要性,现实中,一些地方存在着“稿来稿去”的“纸面调研”乱象,违背了调研精神,带偏了实干节奏,解决不了真问题。

“稿”调研搞坏了作风。“稿”调研者常常把“下基层做调研”整成“向下级要材料”,再讨巧地追求“调研报告”的亮眼、出彩,让调研仅在“纸上循环”,这是搞错调研对象、败坏调研的作风的典型表现,与调研的初衷背道而驰。调研必须脚踏实地、“两腿沾泥”,如果不愿吃调研之“苦”,仅停留在纸面上做“稿来稿去”的表面文章,就必定会吃“无效”之亏。调研要坚决杜绝形式主义,摒除调研中的“水分”,摒弃“官念”、抛却“杂念”,真调实研,用实干破局,拿实效说话,推动调研成果转化为利民举措,以便于解决问题,增进民生福祉。

“稿”调研搞丢了方法。调研既是“体力活”,也是“脑力活”,因为真实的问题既不在会议室,也不在汇报表里,而是隐藏在群众家门口、工地田地里,需要调研者“全流程沉浸式体验调研”,在触摸到了民生实情的基础上,对调研对象的迫切需求做出精准的回应,只有脚踏实地的走访,广泛搜集获取第一手资料,再通过反复对比研究材料,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找准解决问题的路径,如果只看材料、听汇报,不愿深入基层,也不去接触群众,仅以汇报和材料的内容作为调研依据,就会号不准脉、摸不清症结,空折腾一圈,根本揪不出实质性的问题。

“稿”调研搞失了成效。调研如果停留在纸面上,就不能真正获取有价值的材料,就起不到调研的作用,只有亲自走到现场,深挖一线“富矿”,才能把真问题找出来、找准确,把真情况摸清楚、摸透彻,真正起到调研的作用。另外,对调查研究来讲,掌握情况、发现问题仅第一步,解决问题才是关键,这要求在调研的过程中,要多些“腿脚功夫”而少些“纸面功夫”;在调研的结果上,也要多些“泥土味”而少些“油墨味”,进行真调实研,让基层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以及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通通显现出来,再在集合众智的基础上提出解决办法,形成有的放矢、切中要害的方针策略,解决真问题。

调研要不沦为“纸上游戏”,需要广大党员干部改进调研作风,丰富调研手段,真用心、真深入、真落实,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让每一次调查研究的过程,都能精准推动问题解决、推动事业发展的进程。(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李发治)

责编:孙华峰   编辑:王双飞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