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丨油茶何以抢眼出圈?功在产业振兴

2025年07月30日15:34

来源:大河网

油茶,这被誉为“东方橄榄油”的中国特有木本油料作物,正愈发引人注目,成功出圈。它为何能有如此表现?答案便是产业振兴。7月29日,新华社刊发长篇系列通讯《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让油茶树变成百姓“摇钱树”》,介绍在总书记的关心下,油茶产业已发展成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绿色产业,油茶树也成了当地百姓脱贫致富的“幸福树”。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植物,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有着“东方橄榄油”的美誉,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种植历史。目前,全国种植面积超7000万亩,茶油年产量突破100万吨,是国家粮油安全的重要补充。油茶主要分布在南方14个省(区、市) ,从淮河以南到南海诸岛,从云贵高原到中国台湾地区均有分布,河南、湖南、江西、广西等是主要产区,其中湖南省种植面积占全国的31.4%,江西省占22.69%,分列前两位。

产业振兴,离不开政策扶持。油茶是总书记关心的脱贫致富产业。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就关注赣南茶油等扶贫产业;2019年在河南考察时,又强调要把油茶业做优做大。在总书记的关怀下,地方政府积极行动,从政策、资金和保障等方面全力支持油茶产业发展。比如河南省出台政策,加大对油茶基地建设和良种繁育的扶持力度。江西拿出真金白银扶持油茶产业,让茶农吃下“定心丸”。近年来,各油茶主产区政府将油茶作为农村兴林富民的主导产业和脱贫攻坚的民生产业,助力农民脱贫致富,推动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产业振兴。在河南,一棵树成就一条产业链;在江西,一棵树碳汇上线交易,每吨交易价50元;在湖南,一棵树铺就一条致富路,在广西南丹,一棵树形成10吨的茶籽萃取生产线……实践证明,发展产业是夯实乡村振兴基础、增强脱贫地区发展动力和造血功能的主要依托,也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如果没有产业支撑,农民难以获得稳定收入,乡村振兴也就成了空中楼阁。油茶树能成为“大树林”,正是大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结果。

良种培育是油茶产业振兴的关键。优质油茶树种是榨出高品质茶油的关键因素之一。河南的陈世法带领团队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培育适合大别山区种植的油茶树新品种,建成良种繁育基地。湖南作为油茶种植第一大省,培育的“湘林”系列和“三华”系列等油茶品种在全国广泛推广。广西可生产生态茶籽洗衣洗涤产品、茶皂素洗护等一系列产品,各地不断研发良种,为油茶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技赋能也让油茶产业焕发出新活力。油茶产业的发展更离不开科技的持续支撑。过去,油茶种植面临干旱缺水、施肥效率低等难题。如今,科技进步改变了这一状况。河南商城县创新引入“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同步推广“生物菌肥”施肥技术,有效破解了极端天气影响和人工成本高等难题,油茶新梢生长量同比增加25%。在司马光油茶园,陈世法团队培育新品种,建成200亩良种繁育基地,还将油茶果的价值链条从食用油延伸至护肤品、洗护品等多元产品。全面推行“大穴、大苗、大肥”等技术,研发出一次性可投料装置。科技应用让油茶种植更高效,产业发展更具潜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了先机。

精深加工则延伸了油茶产业的链条。油茶浑身是宝,通过精深加工可“吃干榨净”。湖南大三湘茶油股份有限公司不仅生产茶油,还从副产品中提取物质生产50多个护肤、洗洁类单品,每年销售额约4.5亿元。目前,湖南全省油茶衍生品和精深加工产品的产值约100亿元,估算潜能可达500亿元。精深加工增加了产品附加值,降低了综合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油茶产业的振兴还带来良好的社会和生态效益。在河南信阳,油茶树让昔日荒山变成旅游休闲热门景点,村民不仅能通过种植油茶增收,还能发展农家乐等产业,实现多渠道致富。江西兴国县油茶林碳汇交易,让农民每亩每年额外增收近15元。小小油茶,奏响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三重交响。

从河南光山到湖南林海,从赣鄱到河池云水谷,油茶产业在中华大地蓬勃发展。它证明了只要路子对头、持之以恒,乡土资源就能转化为发展优势。油茶产业的“出圈”,正是乡村振兴路径的生动注脚 。相信在产业振兴的推动下,油茶这棵“摇钱树”将继续茁壮成长,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挥更大作用。(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邓随新)

责编:孙华峰   编辑:杜若森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