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防“轮胎刺客” 守护旅游安全与口碑

2025年07月31日14:41

来源:大河网

旅游旺季,“扎胎”和“扎胎钉”多次成为新闻热词,一些旅游目的地苦心经营的口碑屡屡被一个个小小的钉子“扎漏气”。

网络截图

7月上旬,一名自媒体博主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视频,称自己在青甘大环线深度游时,同行的3辆车共12条轮胎被“扎胎钉”全部扎报废,引发舆论关注。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多地游客路遇这类“轮胎刺客”,不仅严重影响旅游体验,更存在较大安全风险。

小小一颗“扎胎钉”危害不可小觑,这类“扎胎钉”十分坚硬,穿刺破坏性强,车辆在高速行驶时一旦被扎入,极易引发爆胎、失控等严重事故,很可能车毁人亡。2023年,广西一男子分多次将三角钉抛撒在车流量较大的进出城路段,造成27辆车的轮胎被三角钉扎破、16人受害、一辆小轿车侧翻的严重交通事故。

“轮胎刺客”不仅仅危害了公共安全,也损害了旅游口碑。对旅游地而言,“轮胎刺客”更是品牌形象的“恶性肿瘤”。除了青甘大环线遭遇了“轮胎刺客”的破坏外,内蒙古沙漠等多处风景区也未能幸免。这些都是当地耗费数年甚至数十年培育的旅游品牌,然而一颗“扎胎钉”引发的负面舆情,可能让游客对景区的安全感产生怀疑。在社交平台上,“不敢去”“太糟心”的评论,直接影响游客的旅游线路选择,不仅让旅游口碑受损,更损害了依赖旅游业生存的从业者的利益。一颗钉子毁掉一条线路,这个代价远比补胎换胎的非法收益要沉重得多。

旅游的本质是寻找美好与放松身心,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安全。然而“轮胎刺客”恐惧告诉游客,失去安全屏障,再秀美的风光也会褪色,再深厚的文化也难留游客。旅游品牌的信任一旦崩塌,重建往往需要数倍于当初打造的时间与成本。守护安全,就是守护游客的希望,就是守护风景永远不会蒙尘,必须下大力根治“轮胎刺客”现象。

目前,“三角刺钉”“四角钉”或“铁蒺藜”等“轮胎刺客”,尚未被纳入危险物品或特种器材管理范畴。虽然线下正规门店难觅踪迹,但在线上却能轻松获得。有的网购平台搜索“三角钉”,还会出现“扎汽车专用暗钉”“整治乱停车钉子”“扎车胎神器”等关联搜索词。当前,迫切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把“轮胎刺客”列入“黑名单”,严禁违法生产、销售、购买、使用“轮胎刺客”,特别是故意在公共路面“撒钉”的行为,必须依法严惩,以儆效尤。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公共道路的巡查,对出现的类似情况快速反应、快速处置,防止悲剧发生。

安全是最大的民生,也是旅游业最大的效益。对于“轮胎刺客”要防患于未然,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将各项安全措施落到实处,让每一位游客都能在安心、舒心的环境中,尽情领略山河之美,感受文化之韵。(钱立功)

编辑:任昱炎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