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场里唾沫横飞的是他,汇报时指点江山的是他,总结中抢占功劳的还是他,当下某些干部,俨然成了“评论席”上的常客,手不沾尘,足不沾土,却惯于对他人挑刺责难;任务面前,推诿闪避。这种“光说不做、指点江山”的作风,让决策停留在口头上,让问题堆积在部门里,更让群众的期待落了空,更寒了心。长此以往,不仅会稀释政策威信力、消解干部热情,更会侵蚀信任根基,拖慢发展脚步。
古训昭然,“大人不华,君子务实”。此风滋长,病根在于将话筒当锄头的认知畸变。广大干部当以“实”字破“评”病。迈开双腿下基层,把会议室的“规划图”变成田埂上的“施工图”,用脚力代替嘴力,在泥泞里踏出解决问题的路径。要甩掉“评论家”的架子,主动接“烫手山芋”、“啃硬骨头”,把对他人的“挑刺清单”改成自己的“攻坚清单”,在实干中补短板、强弱项。要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少搞“嘴上政绩”,用钉钉子精神把每项工作抓实抓细,让“干”成为最鲜明的底色,让“实”成为最显著的风气。(曾馨瑶/文 李泽/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