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丨网络主播直播猎鸟是一封举报信

2025年08月07日17:01

来源:大河网

网络直播是深受许多网友喜爱的娱乐方式。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一些主播为了谋取流量和利益,打着“户外竞技”的旗号,公然直播猎鸟、传授“猎杀技巧”等内容,传递不良导向。今年4月,沈阳市公安局浑南分局破获一起以网络直播“教学”猎鸟,引流售卖热成像夜视仪、弹弓等狩猎工具牟利的案件。

辽宁沈阳网络主播李某打着“户外竞技”旗号,公然直播“教学”猎鸟,引流售卖狩猎工具,是一封不折不扣的举报信。

主播直播猎鸟,暴露了自己违法的事实。

警方查明,去年以来,李某经常在沈阳野外使用热成像夜视仪观察野生鸟类位置,直播用弹弓发射钢珠猎杀鸟类,其猎物中不乏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保护的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的“三有”野生鸟类。《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禁止使用毒药、爆炸物、电击或者电子诱捕装置以及猎套、猎夹、捕鸟网、地枪、排铳等工具进行猎捕,禁止使用夜间照明行猎、歼灭性围猎、捣毁巢穴、火攻、烟熏、网捕等方法进行猎捕,但因物种保护、科学研究确需网捕、电子诱捕以及植保作业等除外。”网络主播李某为了流量和利益,直播“猎鸟”并介绍工具、方法等行为,已涉嫌构成传授犯罪方法罪。

主播直播猎鸟,暴露了平台监管的漏洞。

为了逃避监管,网络主播往往用各种暗语与粉丝交流,他们禁止粉丝在直播间直接称呼鸟名,而是用暗语代替,比如管野鸡叫“牛”,管斑鸠叫“89”,在网上售卖弹弓、粘网等猎鸟工具,只用于特殊行业和日常监测。这些商家的很多受众是捕鸟爱好者,购买产品后可添加商家联系方式,获得捕鸟“教学”。这类以第一人称视角展示猎鸟过程的直播,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因为平台算法,此类内容被精准推送给具有潜在兴趣的用户,为可能的违法犯罪行为埋下隐患。而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平台监管存在不小的漏洞,给这些网络主播留下了可钻的空子。

网络主播直播猎鸟,是公然向现行法律发起的挑战,为了遏制危害国家保护鸟类等野生动物犯罪活动多发势头,公安部门要采取雷霆手段,对危害国家保护鸟类等野生动物犯罪活动重拳出击、露头就打。

网络平台也必须用技术反制技术,对“热成像+弹弓”等关键词实施AI实时监测,建立主播"生态黑名单",并实时更新关键词库,引入AI语义分析技术,对商品描述等内容进行智能识别,封禁多次违规的账号,情节严重的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广大网友也应增强野生动物保护意识,及时举报猎鸟直播,让猎杀直播失去打赏流量,斩断这条血色产业链,因为狩猎者的钢珠击穿的不只是鸟类的身体,更是文明社会的底线。只有构筑起“防弹玻璃”式防护网,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让野生鸟类自由自在地在空中翱翔。(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维扬书生)

责编:孙华峰   编辑:赵地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