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丨占用盲道打牌纳凉,老年人“民生之热”如何破解?

2025年08月08日11:37

来源:大河网

8月6日,有网友发视频称在武汉地铁七号线纸坊大街站D出口的通道,通道两侧有众多老年人聚集,老年人们支起了数个桌子打牌纳凉,有网友质疑把盲道都占了。

在烦闷潮湿的天气里,地铁通道凭借安全舒适的环境优势,成为许多市民避暑纳凉的“首要选择”。对于老年群体来讲,地铁通道更是变成一个既能节省电费享受清凉、又能与邻里好友相聚娱乐的“绝佳去处”。然而,这一看似其乐融融的场景,却激起了网友们的诸多质疑,其中行进盲道被阻断占用,就是此次争议的焦点所在。

作为给视障群体提供行路方便与安全的重要设施,盲道是否畅通无阻,不但衡量着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也彰显着当地社会的治理温度。侵占使用盲道等无障碍设施,不仅会给视觉障碍者的出行带来极大不便和安全隐患,还会破坏社会的公共秩序和文明形象。此外,地铁通道本是供广大乘客快速通行的区域,聚集的人群往往压缩了通行空间、降低了通行效率、影响了通行体验,甚至可能在上下班高峰时期引发拥挤推搡、摔倒踩踏等危险事故。

在地铁打牌本是为了纳凉解闷,却在不经意间占用了盲道,这一问题背后折射出哪些“民生之痛”?一方面,部分老年人长期独居,所住房屋破旧狭小、隔热性差,尤其是一些有着艰苦生活经历和勤俭消费观念的老年人,要么家中未能及时安装电扇空调,要么即使安装了电扇空调也舍不得使用。对于他们来讲,选择在公共空间打牌纳凉,不仅能够节省开支、躲避炎热,还能与同龄人交流爱好、缓解孤独,无疑是“多赢之举”。

另一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演进,社会层面的养老服务需求也在急剧上升。在城市建设和规划过程中,有些地方的政府部门对于公共空间的适老化改造仍不到位,许多社区活动中心和老年服务站或是设施陈旧、项目单一,或是位置偏远、数量有限,难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社会交往和精神文化需求。而像公园、广场等露天场地,由于缺少必要的遮阳设施,同样无法为其提供纳凉之所。这一系列原因,最终促使老年人将目光转向图书馆、快餐店和地铁站等凉爽免费的公共区域。

那么,此类问题该如何化解?首先,地方政府部门应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在城市规划过程中预留出足够的公共纳凉空间。例如,可以建造更多功能齐全、环境舒适的老年人专属社区活动服务中心,配备丰富完善的活动设施和娱乐项目,让其“足不出户”就能体验热闹、感受清凉。此外,可在公园、广场等地设置纳凉点,提供足够的报刊读物和医疗药物,让老年人在健身之余也能消暑解闷。其次,地铁部门要加大客流疏导与秩序维护,在不影响地铁正常运营和乘客日常出行的前提下,通过设置显著标识、开辟“纳凉驿站”等方式,明确划分休息区域和客行通道,避免发生占用盲道等现象。同时,地铁安保人员要强化巡逻监管和教育引导,及时劝阻占用盲道通道等行为,切实帮助老年群体提升法律意识与文明素养。

面对高温“烤”验,只有真正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既满足银发群体的纳凉需求,又保障特殊群体的顺畅通行,让二者在公共空间之中“各得其所”,文明与和谐才能洒满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翟云雪)

责编:孙华峰   编辑:韩淼宇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