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丨胖东来招聘:在伤口上种玫瑰的企业智慧

2025年08月08日15:30

来源:大河网

据报道,近日,胖东来新乡“三胖”门店拟招工千余人,其中20%名额留给新疆、西藏高原退伍边防军人,2%留给曾服刑人员。这则招聘启事看似寻常,却在就业市场的“常规赛道”外,犁出了一道温暖的沟壑——当多数企业还在纠结“学历门槛”“经验要求”时,胖东来把目光投向了两个被社会“标签化”的群体:一边是从高原风雪中归来的“守边人”,一边是从高墙铁网中走出的“回头人”。

高原退伍军人的就业困境,藏在“奉献”与“适应”的落差里。他们在海拔四五千米的高原守过哨卡、扛过冻土,回到平原却可能因“学历断层”“技能单一”被就业市场“边缘化”。不是他们的付出不够重,而是社会的“补偿机制”常停留在口号;不是他们不想融入,而是某些企业的招聘表上,“艰苦地区经历”不如“985学历”亮眼。胖东来给20%的岗位,不是施舍,是用商业逻辑补上社会的“情感账”——这些曾在生命禁区守护万家灯火的人,理应在烟火商超里被温柔接住。

更触动人心的是那2%的“刑释人员”名额。长期以来,“有前科”像块甩不掉的狗皮膏药,让多少人“出狱即失业”:送外卖被拒单,打零工被盘问,连填个简历都要被反复审视。可胖东来看得透彻:犯罪是过去的错误,劳动是未来的权利。正如作家雨果说:“释放无限光明的是人心,制造无边黑暗的也是人心。”当社会习惯用“标签”切割人,胖东来却选择用“岗位”缝合伤痕——不是所有错误都要判终身,不是所有回归都要被审视,给他们一个机会,换来的可能是一个家庭的团圆,是社区的一份安宁。

企业不是慈善机构,但好企业一定懂“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共生。当其他企业为“用工荒”发愁时,胖东来用包容打开了另一片“人才蓝海”——那些曾被忽视的群体,恰恰是最珍惜机会、最愿付出的“潜力股”。当然,胖东来的善意需要制度托底。新乡人社局回应“招聘自由”,看似合规,实则提醒我们:社会对特殊群体的包容,不能只靠企业的“情怀自觉”,更需要政策兜底消除就业歧视。比如,完善刑释人员就业保障条例,明确企业吸纳特殊群体的税收优惠,让“胖东来们”既愿做,也能做。

企业的温度,不在利润表上,而在每个被温柔以待的灵魂里。胖东来这次招聘,不是在做“公益秀”,而是在用商业的尺子量社会的短长——当我们的企业都能学会在“常规标准”外多一把衡量的尺,在“风险顾虑”前多一份信任的勇气,何愁社会不会更温暖?毕竟,一个能把“边防老兵”当宝贝、把“回头浪子”当家人的企业,终将被时代温柔以待。(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王志高)

责编:孙华峰   编辑:赵地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