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厕所时间成为KPI,当生理需求沦为审批项目,一种名为“厕所报备群”的管理奇观正撕开现代职场文明的遮羞布。员工需在群内发送如厕起止时间的截图,如同流水线上的零件申报维修——这绝非管理智慧的闪光,而是权力对人性尊严的赤裸践踏。
笔者认为,企业所谓的“精细化管控”,实则是管理无能的遮羞布。要求员工上交手机、如厕截图报备,本质是将人异化为可量化的数据点。管理学之父德鲁克早有箴言:“管理的本质是激发善意。”而此类规定却以“防摸鱼”为名,预设全员偷懒的恶意,暴露管理者对人性本能的恐惧与对协调能力的贫瘠。对比救生员岗位因安全特殊性要求离岗报备的合法案例,普通岗位的如厕监控实则是将特殊情境的合理性滥用于常态管理,将例外扭曲为规则。
厕所作为人类最后的隐私堡垒,如今被攻陷为监控重地。律师罗胜一针见血地指出:强制报备侵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保护的人身权与人格权。当员工在发送截图时忍受群内公开处刑的羞耻,当“膀胱容量”被迫适配“如厕排期表”,企业已在用数字镣铐完成一场无声的奴役。更讽刺的是,此类制度常冠以“提升效率”之名,却无视心理压迫导致的隐性生产力流失——当员工因恐惧如厕超时而减少饮水,当焦虑取代专注,所谓效率不过是管理者病态控制欲的殉葬品。
涉事公司推行厕所报备制时,悍然绕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核心程序:未经工会协商、未写入员工手册、未公示生效。这种对法律程序的蔑视,折射出某些企业将规章制度视为私刑工具的狂妄。而司法实践已划清红线:重庆法院支持救生员因未报备离岗被解雇,因其岗位直接关联公共安全,且报备流程简便(工作群留言即可);但普通岗位将如厕纳入严苛审批,早已越过合理边界,踏入违法禁区。当“离岗报备”异化为“生理需求赎买”,法律必须成为斩断枷锁的利刃。
厕所报备群像一面照妖镜,映出职场权力关系的癌变。它本质是“服从性测试”的终极版本——通过驯化身体实现精神臣服。当某企业被曝“吃饭如厕均需报备”,当莆田公司宿舍厕所惊现摄像头,一种系统性压迫已然成型:以安全为名的监控,以效率为名的剥削,以管理为名的暴政。若纵容此类逻辑蔓延,人类将彻底沦为算法囚笼里的行尸走肉。
总而言之,真正的文明管理,应如救生员案例所示:在必要处建立权责对等的规范,在常态中守护人性自由的底线。当企业学会区分“安全所需的协作”与“尊严践踏的管控”,当法律利剑刺破每一条违法的“厕所规定”,我们才能从数字化奴役的深渊中赎回人之为人的基本体面。否则,历史终将记录:在科技昌明的21世纪,人类竟为自己打造了最精致的电子牢笼。(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朱广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