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丨“吃谷”也需多维监管呵护“健康”

2025年08月14日17:26

来源:大河网

近日,杭州一网友称自己因家中囤积大量吧唧,半夜突发不适被送医院。不少网友也在怀疑自家的“谷子”有问题。一位小红书用户分享,家里有很多吧唧等“谷子”,他每次打开防潮盒整理吧唧10分钟左右,都会头晕半小时,怀疑含有过量的甲醛。

时下,吧唧(徽章)、立牌、卡牌、手办……年轻人购买这些被称作“谷子”的二次元周边,已成为不可忽视的消费新现象。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4—2025年中国谷子经济市场分析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达1689亿元,预计2029年超过3000亿元。   

“谷子经济”快速成长,风口之上,“谷子”的质量安全与监管也备受关注。记者梳理网上关于“谷子”的投诉,吧唧、立牌出现污渍、掉漆、严重色差甚至弯折破裂等情况很多;材质缩水、尺寸不足、印刷模糊、颜色黯淡等问题也屡见不鲜,大量“三无谷子”更是充斥其间,质量隐患、易燃易爆问题等,令人焦虑不安。

“谷子”产品不健康、不安全,“谷子经济”繁荣之下良莠并存甚至是“劣质谷子”浊流搅局,最关键原因,一方面是“谷子”质量不安全。类似于“捏捏”“吧唧”等产品掉漆变形、材质缩水、气味难闻、易燃易爆隐患及甲醛重金属含量超标等问题,就是集中典型表现的问题。这对于以青少年为主要消费群体的“吃谷”对象而言,危害实在让人担忧。另一方面是对新兴产品监管不到位。不管是因为新兴产品缺乏针对性标准也好,产品特性突出如个别“网红文具”难以在文具和玩具之间界定,不易明确监管责任也罢,以及因准入资质、门槛审核把关等导致的“三无谷子”猖獗畸形,这都与监管不到位不精准息息相关。

 “吃谷”也需多维监管呵护“健康”,不管是从市场治理角度,还是从消费者权益尤其是未成年人健康权益保障角度,都不能放任“谷子”野蛮生长。当务之急,首先要建立健全“谷子”产品行业标准。市场监管、质量监督、工信、文旅、网信等部门要紧盯新兴“谷子经济”特点,对制作、流通、包装、材质等制定指导性框架性公约,严禁使用增塑剂或TVOC、甲醛等风险物质,严禁生产存在易燃易爆隐患产品,在流通、交易过程中不得附带有害有毒材质等,从根本上规束生产经营行为,杜绝劣质不合格产品借“谷子”之名滋生蔓延。

其次,要从严准入审核程序。不管是任何一种二次元“谷子”生产经营,必须由生产方自行确定是文具类、玩具类、电子类还是生活类产品,然后依据审批方向,归口行业职能部门审核准入并依法监管,坚决落实产品生产经营强制性标准和行业性标准,从源头上杜绝因产品类型划分不清、标准不统一而导致的监管空白漏洞,也从资质审核准入角度,杜绝不合格生产经营行为以及劣质产品流入“谷子市场”。

其三要多维发力,多向托举,强化“谷子市场”监管。市场监管部门要从治理整治角度入手,牵头工信、网信、公安、应急等职能部门,对“谷子经济”背后的“谷子市场”进行常态化执法巡查,将“谷子实体店”和“谷子虚拟店”纳入执法监管范围,对不合格“谷子”依法采取强制下架、没收销毁处理,严格落实行政处罚裁决,并采取追溯问责方式,追查“谷子”流通渠道、生产经营对象等。与此同时,还要围绕规范平台“谷子市场”联合发力,建立健全平台“谷子经营”监管责任机制,督促电商平台依法履责,从严审核入驻资质和产品质量资质,对违法违规经营“劣谷”行为,从严追究平台监管失职失责责任,从而形成线上线下监管合力,确保“吃谷”健康,“吃谷经济”行稳致远。(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许朝军)

责编:孙华峰   编辑:杜若森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