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告诫干部:“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也要解决不懂装懂、自以为是的问题。”当前,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正在全党开展,作风建设总体成效明显,但部分干部“不懂装懂”问题仍值得高度警惕。
对干部来说,“懂不懂”是能力问题,而“不懂装懂”则是党性问题,切不可轻视小觑。有的干部习惯囫囵吞枣、急功近利,对上级精神或领导要求还没吃透就“拍胸脯”“打包票”,对基层实际还没摸透就“拍脑门”“下指令”,错把“动得快”等同于“懂得快”;有的对待理论学习“做样子”“装门面”,热衷于勾画符号、堆砌书本,误将“本子厚”等同于“领悟透”;有的受“政绩冲动”驱使,盲目上马华而不实的“盆景工程”,错把“假繁荣”等同于“真本事”。
干部“不懂装懂”,究其原因,就是在思想上私心杂念占据了上风,滋生出投机取巧之心。长此以往,工作作风就会演变为夸夸其谈、弄虚作假、散漫浮漂,这样既违背初心使命,与党的性质宗旨格格不入,又违背作风纪律,与党的要求背道而驰,最终有害于自身,更有害于党和国家事业。
共产党人最讲认真,也最讲实事求是。毛主席曾指出:“我们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就是要讲真话,不偷、不装、不吹。”习近平总书记也告诫广大干部:“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懂了的就努力创造条件去做,不懂的就要抓紧学习研究弄懂,来不得半点含糊。”对“不懂装懂”的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决不能听之任之、不当回事,必须早发现、早治疗,管在萌芽处、治在“未病时”。
要从精神上“补钙”。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想从根子上铲除“装懂”土壤,必须强化干部理想信念和政绩观教育,将作风建设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引导干部把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总开关”,深刻认识到“装懂”是政治上的“两面人”、“真懂”才是对党忠诚,真正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从“表演忙碌”回归“真抓实干”。
要从能力上“补拙”。“装懂”者往往因“真不懂”而心虚,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统筹加强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全程培养,推动干部及时填知识空白、补素质短板、强能力弱项,使“不懂就学”蔚然成风,让“装懂充数”无处遁形。
要从机制上“补缺”。让“装懂”者无利可图,关键靠机制革新。要坚决扭转“痕迹”考核倾向,丰富“潜绩”考核指标,杜绝“击鼓传花”式政绩。要结合诫勉谈话、通报批评、党纪政纪处分强化监督管理,动态完善 “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机制链条,对“装懂”误事者及时亮剑,让这类干部装不起来、混不下去。(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唐嘉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