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拍狸花猫,一次兼具温度与智慧的司法尝试

2025年08月20日13:10

来源:大河网

拍卖品简介只有短短一个“猫”字,却引爆了超30万人围观,超3000人参与竞拍。近日,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发起了一次另类的网络司法拍卖,一只因原主人被法院查封财产而被寄养在宠物店的猫,成了一只500元起价的拍品,引起广泛关注。

网络截图

以柔性执行彰显司法温度。当今的司法拍卖以房产、车辆等传统资产为主,而鲜有拍卖宠物的例子。此次法院拍卖被执行人遗弃的狸花猫,意图给小猫找个新家,既避免了遗弃或无害化处理小猫可能导致的争议,照顾了被执行人与公众的情绪,还展现了司法对生命的尊重,让社会大众感受到司法有温度的一面。

以情绪价值化解执行难题。司法拍卖普遍存在流拍率高、溢价率低的问题,许多拍品卖不出去,最后沦落低价贱卖乃至流拍,未能有效转化为执行款,很大一个原因是公众对拍品不了解、没兴趣。这次网拍出圈,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严肃司法+可爱宠物”的极致反差感吸引了网友的关注。这说明情绪价值可能成为网拍新卖点,未来,网拍平台可以探索对宠物、收藏品等拍品故事化包装,聘请主播带货,利用媒体宣传,吸引潜在买家,提升执行效率。

以大众关注唤醒闲置资产。每年都有大量未能顺利执行的涉案资产闲置,其中许多成为经年累月的“老古董”。若能通过“网拍狸花猫”的热度,提高公众对网拍的关注度,将有助于“唤醒”沉睡资产,撬动执行僵局,化解金融风险——当人们为一只猫点进网页时,也可能意外发现一辆性价比超高的二手车。

然而,狂欢之下仍需冷静思考,热度之外还需制度完善。一方面,需完善网拍审核制度,以保证金制度限制竞拍者在热度过后悔拍,以价格审核机制保障申请执行人利益,另一方面,应警惕网拍过度娱乐化稀释司法严肃性,以日常宣传普法吸引公众关注网拍、信任网拍、参加网拍,防止热度过后形成只有奇葩拍品受关注的畸形生态。

法拍狸花猫的走红绝非偶然,它是柔性司法的一次生动实践,也是以互联网思维助力执行的一次有效尝试。未来,司法机关不妨以此为契机,在严守法律底线的同时,用更多有温度的创新提升执行效能,无论是一只猫还是一间房,让每一份资产都能实现价值重生。(方均益)

编辑:王双飞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