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日报对胖东来商贸集团董事长于东来的专访,让这家来自河南的零售企业再次成为舆论焦点。在资本逐利、效率至上的商业洪流中,胖东来员工为顾客雨中撑伞的背影、生鲜区“先尝后买”的告示牌、投诉建议箱里塞满的感谢信,共同构成了中国商业文明演进中的独特标本。透过这个标本,我们得以重新审视商业向善的第三种可能,它不是慈善与营利的简单叠加,而是构建在员工、顾客、企业三维关系中的价值共生体系。
把员工当家人,企业才有温度。许多企业将“以人为本”挂在墙上,胖东来却将其刻进制度基因。不同于传统零售业将人力视为成本中心,这家企业将员工定位为价值创造的“合伙人”。当同行用“人力成本”计算员工价值时,它却坚持将半数利润分配给员工。这种被视作“疯狂”的分配机制,最终沉淀为货架间真诚的笑容、雨天主动为顾客撑伞的自觉、商品损耗率仅0.3%的行业奇迹(行业平均为1.5%)。哈佛商学院研究显示,员工满意度每提升5%,客户满意度相应提升1.3%,最终带动企业利润率增长0.5%。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当员工获得体面的收入与可感可及的尊严感,服务效能便会产生“乘数效应”,对人力资本的战略性投入,终将转化为难以复制的组织竞争力。
对顾客讲诚信,生意才有厚度。胖东来的“投诉有奖”制度曾引发行业哗然,这一机制的精妙之处在于重塑了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模式,将对抗性博弈转化为建设性对话。主动暴露问题比掩盖问题更符合商业理性,“普通投诉24小时解决,重大投诉启动管理层问责,系统性缺陷触发全流程复盘”,这种化危机为契机的做法使企业处于动态优化状态。该制度实施五年间,胖东来退换货率逆势下降12%,顾客复购率提升至92%的行业峰值。剑桥大学实验表明,企业每主动披露1次质量缺陷,可获得相当于18次常规营销的信任积累。超越单纯买卖关系的情感联结,使得胖东来坪效(每坪面积产出营业额)达到行业均值2.8倍。在信息高度对称的今天,诚信已从道德选项升级为核心竞争力。
做企业知进退,发展才有长度。面对资本市场扩张诱惑,胖东来展现出罕见的战略定力。它像传统匠人般深耕许昌、新乡等豫中城市,将单店服务半径压缩到800米内,却把服务深度延伸到代收快递、免费改裤脚等十八项便民措施。这种“一米宽万米深”的坚守,使其单城纳税额连续七年位居当地零售业榜首。于东来“不做500强,要做500年”的朴素理念,暗合“隐形冠军”企业的发展哲学,在有限市场做到绝对专注。深耕区域市场的发展策略,使得胖东来形成了独特的“蜂窝式”发展模式,每个门店都成为社区服务的核心节点。胖东来模式启示我们,商业世界里,“小而美”同样可以成就伟大。
胖东来的故事没有惊心动魄的资本运作,却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珍贵的参照系。在算法主导效率、KPI衡量一切的时代,它用最质朴的方式演绎了商业本质,提醒我们在追逐商业利益的同时,永远不要忘记商业最初的服务本质——让生活更美好。正如胖东来门店常年摆放着的应急雨伞架一样,好的商业永远在照亮他人的过程中成就自己。(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张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