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丨中年职场“音障”,何以破之?

2025年08月20日15:19

来源:大河网

在物理学上,当物体飞行速度接近音速时,会出现激波面,增大空气对物体飞行阻力,这种因音速造成的提速障碍俗称“音障”。人到中年,面临事业瓶颈、工作压力等问题,会出现精神焦虑、心理失落等应激反应,给个人发展带来阻力。作为职场人,尤其是体制内的党员干部,要心持平和,乐于奉献,持续精进,善于平衡,突破自我“音障”,打赢职场下半场。

心持平和,不做大官也可做大事。有文章称35和40岁是仕途分水岭,35岁前要到某某级别,40岁前要某某级别。到者前途光明,反之则没了奔头。这种言论极易让人陷入焦虑、心灰意冷,甚至失去奋斗热情。广大党员干部要清醒认识到,“官阶”并非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尺度,不把其当作毕生追求。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要保持平和心态,无论是在省级、市级、县级,还是基层一线;无论是机关、事业、国企,还是民营、私企,只要心无旁骛干事,都能实现个人价值和服务社会的双重目标,从而在平凡岗位上创造非凡成就,一展抱负、有所作为。

乐于奉献,未居中位亦可担枢纽。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恰是单位干事创业的中坚力量。面对中年危机,保持平和心态的同时,要甘做“纽带”。对上做好参谋和助手,围绕工作目标,一如既往地兢兢业业,全力将工作向前推动;对“下”当好辅导员和教练员,帮助新人正确理解领会领导意图,保证不偏不倚,按照正确方向前进。要学会“继承”。切实掌握单位业务上的“看家本领”,把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好的精神、好的作风“继承”下来,在传帮带中“传承”下去,推动工作成效升华。通过自身努力,让年长者看到年轻人的干劲,让年轻者看到年长者的坚韧,承上启下,为事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新活力。

持续精进,身在困局犹可开新局。步入中年,与刚进职场的年轻人相比,体力、精力都有所下降。面对中年危机,要保持终身学习力,拒绝一成不变的“坐吃山空”,拒绝按部就班的“因循守旧”,拒绝论资排辈的“倚老卖老”,要大胆尝试新思路、新路径,学会用新思维、新办法推动工作,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持续精进干事能力。要学会辩证地看待年龄问题,既看到年龄的增长也要看到经验阅历的积累。“彩虹和风雨共生,机遇和挑战并存,这是亘古不变的辩证法则。”要善于从眼前的危机、眼前的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敢于革故鼎新、推陈出新,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学会平衡,身处多头仍可统筹兼顾。人到中年,既是单位的中坚力量,也是家里的顶梁柱。既要处理好工作事务,还肩负照顾父母、教育子女等诸多家庭事务。平衡好家庭与工作的关系,才能在冲锋陷阵时后顾无忧;平衡好劳和逸的关系,才能保持身心健康,干好工作、照顾好家庭;平衡好工作中主与次的关系,才能抓住工作中的主要矛盾。要抓大放小、以大兼小,不追求面面俱到,在深入钻研上下功夫,在精益求精上下功夫,在做匠人匠心下功夫,审大势、观大局,集中精力干大事。避免在错综复杂的琐碎事务中迷失方向、舍本逐末,在主与次、大与小、高与低中找到平衡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时有些疑惑、彷徨、失落,是正常的人生经历。关键是要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做到稳重自持、从容自信、坚定自励。”中年不是事业的终点,而是下一个奋斗的起点,广阔天地,依然大有可为。(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刘永安)

责编:孙华峰   编辑:韩淼宇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