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江西婺源篁岭景区一个看似微小的规则调整——“拍照计时”被推上热搜,当成千上万的网友为其真情“声援”,我们看到的早已不只是一个景区的管理智慧。从山东的“黑山之眼”到南昌八一广场,从河北爱情山到无数个仍在拥堵中挣扎的打卡点,这场由短短30秒或1分钟引发的讨论,已然成为一面镜子,照出了当前全国公共服务正在经历的一场艰难蜕变。在社交媒体时代,每个游客都是自媒体,糟糕的体验会被无限放大,而贴心的服务也会被疯狂传播,因为公共服务正在进入“口碑为王”的新阶段。
(一)
放眼全国,热门景点打卡机位前的混乱,几乎成了节假日的“固定节目”。游客为争抢“C位”恶语相向,商业摄影师用三脚架圈占最佳视角,长长的队伍因个别人的“霸拍”而寸步难行……年复一年,类似情形在不同景区反复重演。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混乱在其他公共服务领域也不同程度存在:医院挂号处的推搡、政务服务大厅的排长队、热门餐厅门口的争执,其本质上都是管理缺位的不同表现。
究其根源,“无序”只是表象,管理的长期“失语”和“乏力”才是病根。面对爆发式增长的旅游需求,很多地方的管理手段显得苍白。要么靠工作人员喊破嗓子,要么干脆视而不见,当起了“鸵鸟”。这种管理的缺位和对矛盾的逃避,实质上惩罚了守规则的人,奖励了钻空子的人,最终演变成对整个行业的“差评”。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许多管理者则似乎陷入了“路径依赖”的舒适区,宁愿维持现有的低效平衡,也不愿冒险做出改变。
(二)
值得深思的是,篁岭等地的探索之所以能引发如此强烈的共鸣,恰恰因为它戳中了痛点,更指明了出路。这些分散在各地的“微创新”,看似只是增加一个计时器、调整一条规则,背后却是一场深刻的治理哲学转向。它说明了一点,好的管理不一定要花大价钱,而是要花心思。有时候,一个巧妙的规则设计,比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更有效。
规则本身成为最无声的管理者。30秒或1分钟的时间红线,如同一道清晰而平等的边界,终结了“谁更强势谁优先”的野蛮游戏。等待变得可预期,公平变得可触摸,由此,规则的红线划到哪里,文明的水平就走到哪里。这种规则的建立,不仅改善了秩序,更在潜移默化中培育着公民的文明意识和契约精神。
更值得称道的是,规则之下不乏人性的温度。篁岭“时间可转让”的设计,让人拍案叫绝。它没有用冷冰冰的禁令破坏游客的社交乐趣,反而通过巧妙的制度设计,让遵守规则变成一种可分享的愉悦体验。这背后,是从“管住人”到“服务人”的思维跨越。其他领域也在发生类似的转变,如部分医院的分时段预约、部分地方政府政务服务的“最多跑一次”、地铁站的智能导流,其实质都是同一种服务理念的不同实践。
(三)
当下真正的问题在于如何让这些闪光的“盆景”,成长为茂密的“森林”?优秀的创新不应止于一时热搜,更应转化为全国性的治理升级。我们需要让好做法能够快速复制、落地生根,而不是每个地方都从头摸索。
首要的是打破“不敢改、不愿改”的惰性。行业主管部门要迅速提炼、推广一批类似篁岭的创新案例,将其转化为可复制、可操作的工作指南。让落后者“有章可循”,而不是从头摸索。同时,要容错试错,鼓励基层大胆创新,即使失败了也是一次有价值的探索。
其次,要用好评议的“指挥棒”。在顶层设计上,应将游客满意度、管理创新成效纳入景区评级考核,让服务品质成为景区真正的生命线。同时,设立专项资金,奖励那些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管理者。其他公共服务领域也应建立类似的评价机制,把服务对象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
更重要的是,要善于借助数字化的力量。通过预约系统、智能调度、实时反馈等智慧化手段,让管理变得更精准、更高效。技术的赋能,往往能为老问题带来新解法。比如,故宫的全网预约系统就彻底改变了排长队入园的窘境;上海的城市大脑让交通管理更加智能高效。
(四)
限时拍照这个“小切口”,实际上牵连着国家治理现代化这个“大命题”。当前,中国社会正在经历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历史性转变,公共服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景区的探索只是一个开始。同样的理念完全可以迁移到更多领域,如何让医院就诊更有序?如何让政务服务更贴心?如何让城市交通更顺畅?每一个领域,都需要一场类似的“品质革命”。这场变革的核心,是要实现从“管理者本位”到“用户本位”的彻底转向。它要求每一个公共服务提供者都要换位思考,如果我是服务对象,我希望得到什么样的服务?
这种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好在已经开始。从“只跑一次”的政务改革到“适老化”的公共服务改造,从“接诉即办”的民生热线到“未诉先办”的主动服务,变化的“种子”已经在各个领域生根发芽。限时拍照引发的热议,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人民群众对优质公共服务的期待,也照出了前进的方向。
只有当“以人为本”融入治理的每一个细节,我们才能告别“挤成一团”的过去,走向“井然有序”的未来。这道考题,考验着每一个管理者的智慧与担当。而每一个微小的改进,都在为我们共同期待的美好生活添砖加瓦。(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绵一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