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干部队伍建设中,“退二线”干部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因身体、年龄或岗位等原因,在临退休前被组织免去职务,但保留相应待遇。这一安排,本意是优化干部队伍结构,为年轻干部“腾位子”,同时让经验丰富的老干部在合适位置继续发光发热,助力事业发展。
然而,现实中部分“退二线”干部在岗不在状态,成了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长期脱岗,带薪居家养老,把“退二线”过成了“提前退休”;有的工作积极性严重衰退,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对工作敷衍塞责;更有甚者,以年龄大为由,将工作全推给年轻同事,自己置身事外。这些现象不仅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浪费,也损害了干部群体的整体形象,对单位工作氛围和效率产生了负面影响。
“退二线”绝不等于“退责任”。干部的价值,不在于岗位的“一线”与“二线”,而在于是否始终坚守为民服务的“主线”。“退二线”干部更应明白,职务可以退,初心不能退;岗位可以变,担当不能变。唯有如此,才能让“退二线”成为续写奉献的“新起点”,而非逃避责任的“避风港”,真正赢得群众的认可与尊重。(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黑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