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声丨“吼”不灵了,中国男篮需要“心”教练

2025年08月22日15:35

来源:大河网

2025年8月17日,在沙特阿拉伯吉达体育馆内,中国男篮以一分之差收获2025年男篮亚洲杯亚军,取得了中国男篮十年来最好成绩。这支由郭士强指导带领的男篮国家队,用成熟的团队配合和亮眼的成绩,让球迷欣喜的同时,也让球迷看到了中国男篮崛起的希望。

耀眼的成绩的背后,球迷们不仅看到年轻球员的成长,更看到了郭士强指导为中国男篮教练席上带来的“鼓励式”执教新风。“人是我选的,我对选出的每一位球员都充满信心,如果出现了错误,那么责任就由我来承担。”这是郭士强对年轻球员王俊杰的赛前鼓励。而王俊杰也在这般鼓励下,在之后的比赛中得到21分,带领球队取得胜利。而这也反映出“鼓励式”执教也正悄然取代过往男篮“雷霆万钧”的执教惯性。

曾几何时,“怒吼式”执教一度被奉为“中国特产”。“我吃了你的心都有!”“你能不能硬一点!”这些教练们在执教时对着年轻球员的怒吼,一度成为CBA联赛的“特色风景”,甚至被剪辑成网络热门视频广泛传播。伴随着这些声音的,是被摄像机捕捉到的年轻球员的无措与压抑。然而这些无措和压抑背后,更多的是队内年轻球员愤然。今年夏天,广东宏远队主力中锋徐昕明确表示反对主教练的执教方式,并拒绝与球队续约。这不仅暴露了硬吼教育对新生代球员的无效性,也暴露了吼叫教育本质上是缺乏耐心和科学方法的表现。

而郭士强指导麾下的男篮,用“以智服人”取代“以吼服人”。他不仅激活了中国男篮的内线威力,提拔一众年轻新秀担任主力,并以身作则,稳定全队情绪。这套执教模式让中国男篮在热身赛和亚洲杯小组赛中豪取十连胜,并且在决赛中五人得分上双、助攻数创下新高。队员廖三宁将自己发挥出色的原因归结于郭士强,“小组赛有一些找不到自己的节奏,结束后找郭指导去聊了一下,他让我更坚定地做自己。”这种温和而坚定的声音,告诉了队伍里每一个人:严格不等于吼叫,平稳理性也可以带领出来一支“铁军”。

为何此般“心”教练于当下男篮尤为珍贵?从生长环境来看,新一代球员多为95后、00后,他们成长于物质丰裕、信息爆炸的时代,球员们在网络社交媒体上见过国际教练们相信球员、鼓励球员,并取得丰硕成果的鲜活案例。这些案例让球员们内心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衡量标准,这就要求教练组应当倾听球员内心,并对执教方式做出改变。

同时,新生代球员们对自我价值实现、人格尊重与情感共鸣的渴望远超过去。仅仅采用简单粗暴的“军事化”管理,只会催生球员心理上的疏离与抵抗;而发自内心的理解、尊重与专业引导,才是现代篮球体系下需要的执教理念。激发球员的团队凝聚力和自身潜力应当成为教练们在布置战术、沟通球员时的出发点。

从“吼叫”到“交心”,这并非教练权威的消解,而是时代背景下的必要转变。中国篮球的崛起,不仅要基于技术、体能与战术的硬实力,更要考球员的团队凝聚力与心理韧性的软实力。唯有教练席上的“音量”调控得宜,赛场上的“心”声方能汇聚成最磅礴的力量。(黑龙江大学 冯晨希)

责编:孙华峰   编辑:赵地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