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丨“小候鸟”乘超员车返乡,很不好的“开学安全课”

2025年08月29日20:02

来源:大河网

暑期收尾,“小候鸟”们揣着与父母团聚的回忆,踏上返校路。这本该是新学期前的温馨过渡,可部分家长的选择,却给孩子上了一堂糟糕的“开学安全课”——为图省事、省点钱,把孩子塞进超员的车里,让归程变成了与危险同行的 “冒险”。

重庆警方近期查获的案例,每一起都触目惊心:G93高速上,9座客车硬塞13人,9名孩子挤在缝隙里,连舒展身体都难;G42高速的9座车,塞进10人,6名“小候鸟”蜷缩着,连安全带都系不上;更离谱的是另一辆9座车,不仅实载15人,还没挂牌照,竟敢拉着6名孩子跑高速。(上游新闻8月27日)无独有偶,江西珠湖收费站也查到6座面包车塞15人,孩子和行李堆在一起,后排临时加的小凳子上,坐满了准备开学的学生。

最让人揪心的,还不只是超员本身的危险,还有成年人传递的错误信号。司机被抓后,非但没有反思,反而抱怨 “被抓了算自己霉”,把违法当“运气不好”;家长明知超员危险,却觉得“多坐一个没事”“凑合下就到了”,把孩子的安全当成“可妥协”的小事。新学期还没开始,孩子先从身边人身上学到:“安全规则可以变通”“危险能靠侥幸躲过”——这样的“开学安全第一课”,比任何课堂上的疏漏都更有害。

《道路交通安全法》早有铁规:营运客车超员达到了一定比例就要罚款、扣分等。重庆那几起案例里,司机被罚款、记分、移交处理,处罚力度不算轻。可如果只停留在“罚钱扣分”,没纠正成年人的错误观念,没给孩子补上正确的安全课,类似的危险还会反复上演。毕竟,孩子对安全的认知,大多来自家长和身边人的行为——家长把超员当“方便”,孩子就会觉得“危险不可怕”;司机把违法当“运气”,孩子就会觉得“规则可无视”。

要给“小候鸟”上好真正的“开学安全课”,得从成年人身上先“补课”。

交管部门的查处不能只“罚”不“教”。查到超员车,除了对司机依法处罚,更要对乘车的家长和孩子进行警示教育,让他们看超员事故的现场视频——看看因为超员导致制动失效的客车如何侧翻,看看没系安全带的孩子在碰撞中如何受伤。江西就有交警这么做过,有家长看完视频后,抱着孩子哭着说“再也不敢贪便宜坐黑车了”。只有让成年人亲身感受到危险,他们才能给孩子传递正确的安全观。

学校和社区得主动“搭把手”。开学前,学校可以通过线上家长会、致家长的一封信,专门讲“返乡安全”,把重庆、江西的案例当成教材,告诉家长“超员不是小事,侥幸会酿大祸”;社区可以在务工人员集中的小区设宣传点,用漫画、短视频的形式,给家长算“安全账”——省几十块车费,可能要付出孩子受伤的代价,这笔账怎么算都不划算。

更关键的是,要让“安全的路”比“危险的路”更好走。很多家长选超员车,不是故意冒险,而是正规车票难买、坐车不方便。交通部门可以在暑期尾声加开“小候鸟返校专列”,在工业区、城中村设上车点,直接把孩子送到学校附近;还可以联合客运公司推出“亲子返程套餐”,给“小候鸟”家庭优惠票价。浙江就有地方这么做,超员黑车少了,家长也放心,孩子还能在专列上认识新朋友,这才是给孩子的 “安全礼物”。

新学期的“安全课”,不该从超员车里开始。“小候鸟” 们需要的,不是家长“图方便”的妥协,不是司机“碰运气” 的违法,而是成年人用行动告诉他们:安全是底线,规则不能破。只有把每一步安全措施都做到位,才能让孩子带着正确的安全观走进校园,真正开开心心开学,平平安安成长。(大河网和声评论员 余明辉)

责编:韩淼宇   编辑:韩淼宇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