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外卖平台宣布,全面取消超时罚款,包括众包骑手在内,以罚代管、超时罚款的时代即将结束。此前,美团已在泉州等地试点“安准卡”,以遵循超时扣分、准时加分的方式,替代原有的超时罚款。
几年前,一篇名为《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的文章刷屏,文章指在外卖系统的算法与数据驱动下,外卖骑手配送时间被缩短,而若超过了系统设置的配送时间,便意味着差评、收入降低甚至被淘汰。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不仅损害了骑手的合法权益,对社会也带来了负面影响。比如外卖骑手不遵守交通规则,为了多送餐或避免超时罚款,违反交通规则的现象较为常见,如闯红灯、逆行、开快车等等,这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也造成了很多交通事故,给自身安全及公共安全都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平台持续优化算法、改进配送考核机制,以正向激励代替扣款,迈出了“反内卷”的一大步。取消超时罚款,能够防范外卖骑手再成“马路杀手”,也有利于保障外卖骑手合法权益。
服务行业当以人为本。平台能够取消超时罚款,是在回归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服务理念。外卖骑手,作为外卖行业的主力军,尊重他们的合法权益,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与热情,对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取消超时罚款,是在维护骑手的合法权益,也是在正视外卖骑手的重要性,在扭转对骑手“竭泽而渔”的错误态度,转向激发他们的“内驱力”,从而有利于平台及行业的健康发展、长远发展。
取消超时罚款,并不会让外卖“送得太慢”,通过以培训学习代替单单扣款,转向准时激励,以正向激励代替扣款,外卖配送时间并不会变“慢”,而是将变得更“稳”。行稳才能致远。以疏代堵,给外卖骑手更多的容错空间,有利于实现平台、外卖员、消费者、商家及全社会的各方共赢。比如外卖员的权益有保障了,不用担心超时罚款了,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事情也会越来越少,配送质量也会相应提升,最终受惠的也是广大消费者。配送质量提升了,消费者满意了,也有利于增强平台竞争力。例如,今年在交管部门指导下,有平台试点“安全分”体系,骑手闯红灯行为环比减少26%。
配送时间与质量要并举,远不止于取消超时罚款那么简单。如“进不去的园区、打不通的电话、等不起的电梯和找不到的门牌”,均成为外卖骑手的配送难题。要能解决好这一配送难题。不仅需要平台积极行动起来,还需要相关部门的引导与鼓励。为了打通外卖服务“最后100米”梗阻,一些公共机构、社区、外卖平台等多方联动为骑手“开门”。比如推进骑手友好社区建设,有的小区专门为骑手设置了标识,引导骑手骑车进入地下车库,车库里还划定了骑手专属停车位……另外,针对学校、医院等大型封闭园区,通过投放外卖柜,能够大大减少骑手等待时间。
取消超时罚款,用好用对及纠偏绩效考核“指挥棒”,还需要平台进一步优化算法,尊重骑手权益,配套措施也要及时跟进,防范由此带来的“双刃剑效应”。平衡好骑手、商家、消费者、平台等相关各方的利益,实现各方共赢,从而才能重塑良好外卖生态。(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戴先任)